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

上传日期:2023-06-06 13:53:20 / 研报作者:唐立倩李颖邹洁张永嘉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pdf
大小:89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

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
文本预览:

《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23060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联合资信《2023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一季度地方债规模再创高峰 经济预期弱化后续发行有望提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2.11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67万亿元,均突破历年同期高峰。在稳增长以及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政策背景下,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发行前置、提升专项债效能和防范风险等方面。综合4-5月的PMI、消费、投资等数据来看,经济动能边际转弱,地方债发行提速以支持需求回暖的必要性提升,同时随着新一批新增地方债额度的下达,后续或迎来地方债放量发行。   一、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政策梳理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开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0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宏观经济边际修复。但当前经济增长仍面临出口疲软、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因素制约,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工作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券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控工具持续发力。2023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前置发行地方债、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专项债的投后管理等方面。上述政策向市场释放明确积极信号,巩固支持市场信心,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看,2023年以来地方债相关政策举措如下:   一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前置。2022年11月,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62万亿,下达时间为历年最早,下达额度亦为历年最高,其中一般债务限额0.43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19万亿元;2023年两会确定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为4.52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限额0.72万亿元,与上年持平;新增专项债限额3.80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较为充足的限额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在稳增长要求下,2023年,地方债发行明显前置,一季度地方债共计发行2.11万亿,其中新增一般债0.3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1.36万亿,置换和再融资债券0.44万亿元。   二是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适量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强项目审核把关。2023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中,财务部部长刘昆提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2023年,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2023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提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好“把投向、筛项目”的职责,指导地方持续做好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工作,按照分批申报、滚动推进的方式,加强项目审核把关,督促地方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全部从发改委筛选形成的准备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安排发行。纳入准备项目清单的都是符合规划、政府主导、早晚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同时,发改委将在目前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等投向领域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三是保持高压监管态势,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后管理。2023年2月,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针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提到,要坚持“开正门、堵旁门”,遏增量、化存量。完善常态化协同监管,坚决禁止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同时,财政部提出要强化跨部门协作监管,压实各方责任,从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加强监管,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督促省级政府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定期监审评估,加大对市县工作力度,立足自身努力,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等问题及时查处、追责问责。同时,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