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中期期货-锌市场2023年5月回顾与6月展望:情绪暂时宣泄,锌价回归宽震荡格局-230602

文本预览:
展望 6 月份, 锌价料在情绪反复中宽幅震荡。 随着美债上限议题达成一致, 前期最大的利空因素得到缓解, 短期情绪有望回暖。 不过中长期宏观和基本面偏弱的格局仍未改变, 锌价远端来看仍易跌难涨。 预计6 月锌价波动区间 18000-21000 元/吨。 加息见顶后,风险才刚刚开始。根据过去三十年的历史经验,锌价与联邦利率往往表现为同涨同跌。这是因为利率作为央行逆周期调节的工具,在加息周期的初期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过热,因此大宗商品往往会表现为同步上涨;而加息到一定高度时,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效应开始产生负面作用,商品也随之下跌。 随着疫情复苏的边际力度减弱,中国经济进入慢复苏阶段。据统计局数据, 5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为 48.8%,比上月下降 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 5 月份的制造业PMI 的经济数据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进入荣枯线以下,表明制造业复苏的压力仍存。与此同时,地产行业经历过三月份的短暂回暖后,四月开始又再度进入下行通道,无论是地产投资还是新房销售都体现出疲弱的态势,预期进一步悲观。 过去两年支撑锌价最大的因素—欧洲能源危机—正在消退。随着市场对俄乌冲突的消化,以及欧洲气温回暖,海外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至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欧洲 Nyrstar 的 AUBY 冶炼厂已经宣布 3 月份开始复产,意味着当地冶炼复产已经开始兑现,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复产,那么海外锌的紧缺逻辑也将不复存在。 锌矿供应正逐步宽松。随着海外矿山的进一步修复,以及拉美供应扰动的解决,海外矿产正在稳步复苏。泰克资源和韩国锌业公司将 2023年亚洲锌精矿 benchmark 价格确定为 274 美元/干吨,高于市场预期,相较于 2022 年 230 美元/干吨的基准价格也增长了 19%,这是自 2008 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反应了锌矿宽松的一致性预期。从冶炼端来看,当前加工费和二八分成尚可,精炼产量有望维持高位。 需求端来看,海外已经显现出衰退的迹象, 而国内慢复苏的格局凸显, 基建开工尚可,但地产开工、汽车仍偏弱势,总体来看未见超出季节性的表现。 二季度以来,国内消费意外降温,新增订单持续减少,“旺季不旺”的格局已经确立。 6 月进入淡季后,需求预期可能进一步悲观。
展开>>
收起<<
《方正中期期货-锌市场2023年5月回顾与6月展望:情绪暂时宣泄,锌价回归宽震荡格局-230602(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中期期货-锌市场2023年5月回顾与6月展望:情绪暂时宣泄,锌价回归宽震荡格局-230602(41页).pdf(4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锌市场2023年5月回顾与6月展望:情绪暂时宣泄,锌价回归宽震荡格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展望 6 月份, 锌价料在情绪反复中宽幅震荡。 随着美债上限议题达成一致, 前期最大的利空因素得到缓解, 短期情绪有望回暖。 不过中长期宏观和基本面偏弱的格局仍未改变, 锌价远端来看仍易跌难涨。 预计6 月锌价波动区间 18000-21000 元/吨。 加息见顶后,风险才刚刚开始。根据过去三十年的历史经验,锌价与联邦利率往往表现为同涨同跌。这是因为利率作为央行逆周期调节的工具,在加息周期的初期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过热,因此大宗商品往往会表现为同步上涨;而加息到一定高度时,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效应开始产生负面作用,商品也随之下跌。 随着疫情复苏的边际力度减弱,中国经济进入慢复苏阶段。据统计局数据, 5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为 48.8%,比上月下降 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 5 月份的制造业PMI 的经济数据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进入荣枯线以下,表明制造业复苏的压力仍存。与此同时,地产行业经历过三月份的短暂回暖后,四月开始又再度进入下行通道,无论是地产投资还是新房销售都体现出疲弱的态势,预期进一步悲观。 过去两年支撑锌价最大的因素—欧洲能源危机—正在消退。随着市场对俄乌冲突的消化,以及欧洲气温回暖,海外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至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欧洲 Nyrstar 的 AUBY 冶炼厂已经宣布 3 月份开始复产,意味着当地冶炼复产已经开始兑现,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复产,那么海外锌的紧缺逻辑也将不复存在。 锌矿供应正逐步宽松。随着海外矿山的进一步修复,以及拉美供应扰动的解决,海外矿产正在稳步复苏。泰克资源和韩国锌业公司将 2023年亚洲锌精矿 benchmark 价格确定为 274 美元/干吨,高于市场预期,相较于 2022 年 230 美元/干吨的基准价格也增长了 19%,这是自 2008 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反应了锌矿宽松的一致性预期。从冶炼端来看,当前加工费和二八分成尚可,精炼产量有望维持高位。 需求端来看,海外已经显现出衰退的迹象, 而国内慢复苏的格局凸显, 基建开工尚可,但地产开工、汽车仍偏弱势,总体来看未见超出季节性的表现。 二季度以来,国内消费意外降温,新增订单持续减少,“旺季不旺”的格局已经确立。 6 月进入淡季后,需求预期可能进一步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