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第二次L型”系列之一:当前经济与2016年的相似之处-230602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2023 年 5 月,股市、商品大跌,市场的走势和 2016 年 5 月是似曾相识的。 无论在基本面、政策面和市场反应来看,两个时期都是较为相似的 1. 经济情况: 2016 年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环比转弱。 2023 年一季度经济同样是企稳回升,而到了二季度后经济转弱。 ( 1) 2016 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加速下行,是环比走弱的原因之一。当前也是如此,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 2) 2016 年上半年,去库存拖累经济,是环比走弱的原因之二。 2023 年库存情况相同,也是在持续释放。 ( 3) 2016 年全年,出口均负向拖累 GDP,直到 2017 年二季度,才开始所谓“全球周期共振”。 2023 年一季度,净出口对 GDP 的拉动同样已经变成负值。 2.政策层面: 2016 年 5 月政策层面表态,没有强刺激。 2016 年 5 月,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文:“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 U 型、更不可能是 V 型,而是 L型的走势”,“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与 2023 年政策表态“不要大干快上”是类似的。 3.市场: 因此, 在当时的市场看来, 政策层面表态“没有 U 型、没有 V 型、没有强刺激”, 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已经环比转弱,所以 2016 年 5 月,股市、商品均出现下跌。股市随着 4 月经济环比走弱,先小幅下行, 然后在 5 月大幅下行,基本回吐 2 月之后的涨幅。商品端随着 2016 年 1-4 月去产能上涨, 但 5 月同样大幅回落,基本回吐涨幅。 4. 后续: 再往后看, 2016 年 6 月,商品、股市企稳。 2016 年三季度, PMI 出现回升, 民企出清、民间投资回升,去库存结束,股市、商品进入趋势性行情。 2016年 8 月,资金面开始收紧,债市开始调整。 当时的经济形势或许也将对 2023 年后续经济形势和市场起到指示意义。 2023 年二季度之后,如果能够民企出清、投资回升、企业去库结束,股市、商品或也将企稳。 5.总结: ( 1) 2016 年一季度由于地产棚改货币化,经济企稳回升; 2023 年一季度由于疫情放开,经济企稳回升。 ( 2) 但是,由于民企、库存出清没有结束,所以经济二季度环比走弱, 2016 年和 2023 年都是如此。 ( 3)叠加两个时期政策层面均表态“没有强刺激”, 而市场解读为经济不会上行,加速民企、库存出清, 5 月股市、商品大跌。 ( 4)后续是 2016 年的股市、商品 6 月确认底部,三季度民企、库存出清结束、PMI、民间投资回升, 新周期开启,“ L 型”确立,股市、商品趋势性行情启动。而且在经济二次企稳回升之后,资金利率上行,债券开始调整。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变化超预期;俄乌冲突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开源证券-“第二次L型”系列之一:当前经济与2016年的相似之处-2306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第二次L型”系列之一:当前经济与2016年的相似之处-2306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第二次L型”系列之一:当前经济与2016年的相似之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2023 年 5 月,股市、商品大跌,市场的走势和 2016 年 5 月是似曾相识的。 无论在基本面、政策面和市场反应来看,两个时期都是较为相似的 1. 经济情况: 2016 年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环比转弱。 2023 年一季度经济同样是企稳回升,而到了二季度后经济转弱。 ( 1) 2016 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加速下行,是环比走弱的原因之一。当前也是如此,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 2) 2016 年上半年,去库存拖累经济,是环比走弱的原因之二。 2023 年库存情况相同,也是在持续释放。 ( 3) 2016 年全年,出口均负向拖累 GDP,直到 2017 年二季度,才开始所谓“全球周期共振”。 2023 年一季度,净出口对 GDP 的拉动同样已经变成负值。 2.政策层面: 2016 年 5 月政策层面表态,没有强刺激。 2016 年 5 月,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文:“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 U 型、更不可能是 V 型,而是 L型的走势”,“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与 2023 年政策表态“不要大干快上”是类似的。 3.市场: 因此, 在当时的市场看来, 政策层面表态“没有 U 型、没有 V 型、没有强刺激”, 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已经环比转弱,所以 2016 年 5 月,股市、商品均出现下跌。股市随着 4 月经济环比走弱,先小幅下行, 然后在 5 月大幅下行,基本回吐 2 月之后的涨幅。商品端随着 2016 年 1-4 月去产能上涨, 但 5 月同样大幅回落,基本回吐涨幅。 4. 后续: 再往后看, 2016 年 6 月,商品、股市企稳。 2016 年三季度, PMI 出现回升, 民企出清、民间投资回升,去库存结束,股市、商品进入趋势性行情。 2016年 8 月,资金面开始收紧,债市开始调整。 当时的经济形势或许也将对 2023 年后续经济形势和市场起到指示意义。 2023 年二季度之后,如果能够民企出清、投资回升、企业去库结束,股市、商品或也将企稳。 5.总结: ( 1) 2016 年一季度由于地产棚改货币化,经济企稳回升; 2023 年一季度由于疫情放开,经济企稳回升。 ( 2) 但是,由于民企、库存出清没有结束,所以经济二季度环比走弱, 2016 年和 2023 年都是如此。 ( 3)叠加两个时期政策层面均表态“没有强刺激”, 而市场解读为经济不会上行,加速民企、库存出清, 5 月股市、商品大跌。 ( 4)后续是 2016 年的股市、商品 6 月确认底部,三季度民企、库存出清结束、PMI、民间投资回升, 新周期开启,“ L 型”确立,股市、商品趋势性行情启动。而且在经济二次企稳回升之后,资金利率上行,债券开始调整。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变化超预期;俄乌冲突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