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

上传日期:2023-06-02 15:11:36 / 研报作者:袁海霞王秋凤汪苑晖王晨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pdf
大小:1.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
文本预览: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23060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诚信国际《一季度宏观债务风险分析与下阶段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演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要点   主要观点   微观主体预期边际改善,宏观杠杆率总体上行   非金融部门:债务加速增长,杠杆率回升显著。3月底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量较去年底增加14.19万亿至369.58万亿,同比增速较去年底增加0.75个百分点至9.14%。从债务结构看,企业预期边际回暖、支持实体融资政策落地生效下,企业部门债务增长相对较快,占比较去年底增加0.41个百分点至58.93%。总杠杆率为299.99%,较去年底大幅上行6.32个百分点。   金融部门:全面降准落地,金融部门债务同比增速上行,杠杆率有所回升。3月底金融部门债务较2022年底增加2.32万亿至81.73万亿,同比增速较去年底增加1.01个百分点至9.47%。从结构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和债券发行均有所增加,带动金融部门债务上升。金融部门杠杆率较去年底回升0.72个百分点至66.34%,宽货币影响下3月增幅较高。   各部门杠杆率均有所上升,企业部门增幅较高   信贷投放加快带动企业部门债务加速增长,杠杆率显著上行。受经济修复企业预期边际改善、信贷投放较快等因素影响,3月底非金融企业债务较2022底增加9.8万亿至217.78万亿,同比增速较2022年底回升0.63个百分点至9.33%。从结构看,企业贷款占比大幅上升1.12个百分点至68.13%;但同时债券市场融资仍较为低迷,存量信用债占比较2022年底回落0.56个百分点至14.41%。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显著,较去年底回升近5个百分点。   购房需求有所释放,居民部门杠杆率上行。房地产政策调整以及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有所释放下,房地产销售边际回暖,以房贷为主的居民债务增长有所加快,3月底居民部门总债务较去年底增加2.54万亿至84.38万亿,同比增速较去年底增加1.55个百分点至6.46%;居民部门杠杆率较去年底上升0.87个百分点至68.49%。   地方债前置下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上行,需持续关注弱区域隐债风险。3月底政府部门债务较去年底增加1.84万亿至67.42万亿,同比增速较去年底小幅增加0.02个百分点至12.08%,杠杆率较去年底上升0.54个百分点至54.73%。考虑隐性债务的政府部门广义杠杆率小幅上升,隐债严监管基调下,需关注弱区域隐债风险。   展望:资产负债表修复仍在路上,需重点关注结构性风险   微观主体信心虽有改善但仍处历史较低水平,宏观杠杆率上行基础较弱。一季度宏观杠杆率明显上行,但杠杆率上行并不意味着资产负债表修复,微观主体支出减少、预防性动机上升同样值得关注。目前企业投融资动力仍有不足,居民就业压力较大、收入增长低迷背景下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动力均受限,资产负债表尚未完全修复。从后续杠杆率走势看,在信贷季节性因素退去以及微观主体预期依然偏弱背景下,债务扩张或有所放缓,宏观杠杆率继续上行基础较弱,全年杠杆率或为298.3%。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存在小幅上行空间,微观主体预期偏弱下企业、居民部门杠杆率上行动力不足。   经济弱修复下需关注结构性风险。一是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再融资压力较大等问题,尾部风险仍有释放压力;二是隐债严监管基调不改,需关注弱区域风险演变以及外溢的可能性;三是需关注收入增长乏力、财富缩水等对居民部门债务带来的潜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