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602

文本预览:
上周,美豆终现止跌反弹,报收1336美分/蒲式耳,涨幅2.38%。内盘方面,豆一主力则小幅震荡,收盘于5039元/吨,微跌0.22%。本周内外盘大豆期价继续双双走低,美豆播种进度良好且天气炒作退退未开启使得大豆市场偏空情绪延续,国内进口大豆船期逐步临近供应压力陆增。后市来看大豆供应充洁所造成卖压及市场无法进行天气炒作预期会令豆价持续承压。海外方面,此前美国农业部公布进度报告显示,美豆播种进度创下历史第四快,北达科他州一带偏慢的进度对整体形势稍有拖累。考虑到本周以及下周美国各大豆产区几无降雨,继续有利于播种推进,预计到五月底中西部各主产区将基本完成播种,届时美豆整体播种进度或达到85%。同时,过去两周因中西部主产区的实际降雨总体偏少,以及后期偏少的雨势预报已经对外盘玉米行情产生影响。目前来看,”天气正常”这一状况正在遭遇挑战美豆主产区中绝大多数地方在过去两周的实际雨量不及正常水平的40%。这既为今年中西部作物播种进展迅速提供了良好的天气条件,但同样也成为酯酿干早的前提条件,之前出苗良好的耕地现在已经需要及时降雨来补充土水份。不过,最新气象资料称,未来两周的降雨仍不算积极,在六月的上句美豆中西部主产区的雨势会比较一般,且没有看到强暴雨级预报。综上我们认为,天气炒作或推动的玉米价格在后续得以持续反弹,但力度有待观察进入6月份之后,需要对美国天气形势跟踪得更为紧密。若下周美国中西部迎来一些强降雨预报,CBOT玉米又将大概率收回本周涨幅 国内方面,密切关注进口大豆最新数据更新,结合上周末中国海关公布的4月份大豆进口细项以及后期的船期数据,我们预计本年度(2022/23)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约1.02亿吨,高于目前包括USDA在内多数市场机构预期均值。其中,5、6、7这三个月的进口量总和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已实际装运的大豆和相对可靠的船期安排按照所掌握的数据推算,5-7月份到达中国港口的大豆数量恐达3650万吨要远高于2020年同期的历史纪录3060万吨,以及去年同期的2580万吨。 一旦巨量大豆如期到港,国内港口库存有望持续增加至8月初,这凸显出了今年作为历史性供应的特殊性。预计后续国内大豆价格将受到充足供应影响而呈现反复偏弱运行。当然,假设CBOT市场因天气推动反弹,则国内豆价有望获得更多技术性反弹提振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大豆市场利空因素暂难消散,而海外市场天气炒作又无法全面展开。故我们预判:大豆供需基本面状况难有改观,且外盘大豆基金净多头持仓不断下降,预计价格反弹力度较为有限。
展开>>
收起<<
《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6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6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周,美豆终现止跌反弹,报收1336美分/蒲式耳,涨幅2.38%。内盘方面,豆一主力则小幅震荡,收盘于5039元/吨,微跌0.22%。本周内外盘大豆期价继续双双走低,美豆播种进度良好且天气炒作退退未开启使得大豆市场偏空情绪延续,国内进口大豆船期逐步临近供应压力陆增。后市来看大豆供应充洁所造成卖压及市场无法进行天气炒作预期会令豆价持续承压。海外方面,此前美国农业部公布进度报告显示,美豆播种进度创下历史第四快,北达科他州一带偏慢的进度对整体形势稍有拖累。考虑到本周以及下周美国各大豆产区几无降雨,继续有利于播种推进,预计到五月底中西部各主产区将基本完成播种,届时美豆整体播种进度或达到85%。同时,过去两周因中西部主产区的实际降雨总体偏少,以及后期偏少的雨势预报已经对外盘玉米行情产生影响。目前来看,”天气正常”这一状况正在遭遇挑战美豆主产区中绝大多数地方在过去两周的实际雨量不及正常水平的40%。这既为今年中西部作物播种进展迅速提供了良好的天气条件,但同样也成为酯酿干早的前提条件,之前出苗良好的耕地现在已经需要及时降雨来补充土水份。不过,最新气象资料称,未来两周的降雨仍不算积极,在六月的上句美豆中西部主产区的雨势会比较一般,且没有看到强暴雨级预报。综上我们认为,天气炒作或推动的玉米价格在后续得以持续反弹,但力度有待观察进入6月份之后,需要对美国天气形势跟踪得更为紧密。若下周美国中西部迎来一些强降雨预报,CBOT玉米又将大概率收回本周涨幅 国内方面,密切关注进口大豆最新数据更新,结合上周末中国海关公布的4月份大豆进口细项以及后期的船期数据,我们预计本年度(2022/23)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约1.02亿吨,高于目前包括USDA在内多数市场机构预期均值。其中,5、6、7这三个月的进口量总和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已实际装运的大豆和相对可靠的船期安排按照所掌握的数据推算,5-7月份到达中国港口的大豆数量恐达3650万吨要远高于2020年同期的历史纪录3060万吨,以及去年同期的2580万吨。 一旦巨量大豆如期到港,国内港口库存有望持续增加至8月初,这凸显出了今年作为历史性供应的特殊性。预计后续国内大豆价格将受到充足供应影响而呈现反复偏弱运行。当然,假设CBOT市场因天气推动反弹,则国内豆价有望获得更多技术性反弹提振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大豆市场利空因素暂难消散,而海外市场天气炒作又无法全面展开。故我们预判:大豆供需基本面状况难有改观,且外盘大豆基金净多头持仓不断下降,预计价格反弹力度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