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期货-大宗商品配置周报:宏观边际利多能否驱散阴霾-230528

文本预览:
整体逻辑:国内的弱现实和弱预期格局持续,海外衰退交易先于降息交易,半年维度看,除贵金属外的商品仍然承压;但短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宏观出现了几个利好信号,价格有望企稳。 1.本轮下跌主要是国内因素主导,黑色系纷纷去找去年11月由于地产、疫情政策V形反转的起涨点,反映出市场对于此前强预期交易到弱现实交易的转化。现实端来看,地产、基建、汽车等商品密集型产业的复苏明显放缓,从宏观、中观、微观数据均有体现;而政策预期方面,战略格局上的经济正在从商品密集型切换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而战术背景是当下经济总量向好、结构分化且二季度有低基数效应,因此较难看到货币总量政策及地产等行业政策的释放。 2.不过近日宏观也出现了几个利多变化,不排除商品重回震荡格局的可能性。基本面的负反馈可能会随着宏观情绪的转好而戛然而止,当价格低位而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时,下游开始补库,成交量提升、显性库存下降,价格拉涨,产业链此时往往反馈需求不错,商品需求等高频数据也同步给印证,而期货市场上获利的空头也可能先平仓继而去等待新的驱动。 3.宏观的利多表现在:1)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初步达成协议。梳理下时间线,5月15当周对债务上限谈判比较乐观,商品也整体企稳;当周六释放出第二轮谈判破裂的消息,这引发了上周一商品全面跳空低开和进一步下行;而5.28日报道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商品市场获得边际利多。2)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改善。中国商务部长接连召开美资企业座谈会,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这发生在美国有求于中国之时(美国举债,近40%是外债),乐观者将其解读为经贸领域谈判的再重启。3)周五释放出的国内数万亿新债发行的消息恐怕难以在短期迅速被证伪。虽然拥有最多聪明钱的国债市场反映有限,但股票和商品市场反映剧烈。 4.回到半年维度,工业品震荡偏弱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当下的宏观类似于2019年,海外经历货币紧缩后的宽松,国内迎来经济复苏的曙光。但又不如当时,对于美国重启信贷周期并不像19年那样从年初开始贯穿全年,今年11、12月降息两次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修正空间,美国的高通胀和低失业组合是由逆全球化和俄乌冲突等底层逻辑变化所导致,美联储正基于其强劲的服务业数据去抑制制造业,并用向全球吸血后的强劲数据来抑制全球。对于中国需求向好的预期在2019年更具持续性,彼时多数人相信贸易战会结束,而当下面临的是三年大疫后经济基础削弱和地产行业的托而不举。 板块逻辑:价格连续一个多月下行后出现了企稳迹象。 1.有色:无论从大政经格局巨变还是短期衰退交易都长期推荐贵金属,黄金经过短期调整后,可以重新多头入场。铜、铝等也具备长期多头配置价值,只是由于具备强工业属性,中期承压,短期随宏观情绪变化。 2.黑色:由于地产需求崩塌、铁水产量见顶,且铁矿供应有望宽松、煤炭供应持续宽松,钢矿和煤炭中期整体走势偏弱,其中煤炭从年初开始就推荐作为空配品种。基本面无边际变化,不过短期在宏观情绪改善下板块有望走稳。 3.能化:关注终端消费需求及原油对板块整体估值的影响。原油、煤炭拖累板块估值,烯烃、芳烃大扩产使得利润微薄,而下游需求负反馈,能化依旧是工业品中较弱的板块,价格整体跟随原料端波动。原油供给扰动,北美出行旺季到来,相较煤炭的明显累库和水电恢复,关注多油系空煤系的机会。 4.农产品:生猪低位反弹,现货价格估值进入低位区间,易反复波动,但仍受供应周期压制;油脂端,中期宽松,驱动弱,阶段步入季节性增产周期;蛋白粕,近端供应紧张边际有所缓解,高基差走弱,阶段性豆菜粕价差缩小,而单边大方向跟随国际向下,中期交易新季美豆产量博弈。风险点在天气扰动。 风险提示: 新冠二次爆发,金融系统恐慌,俄乌冲突升级。
展开>>
收起<<
《招商期货-大宗商品配置周报:宏观边际利多能否驱散阴霾-230528(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期货-大宗商品配置周报:宏观边际利多能否驱散阴霾-230528(59页).pdf(5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招商期货《大宗商品配置周报:宏观边际利多能否驱散阴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整体逻辑:国内的弱现实和弱预期格局持续,海外衰退交易先于降息交易,半年维度看,除贵金属外的商品仍然承压;但短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宏观出现了几个利好信号,价格有望企稳。 1.本轮下跌主要是国内因素主导,黑色系纷纷去找去年11月由于地产、疫情政策V形反转的起涨点,反映出市场对于此前强预期交易到弱现实交易的转化。现实端来看,地产、基建、汽车等商品密集型产业的复苏明显放缓,从宏观、中观、微观数据均有体现;而政策预期方面,战略格局上的经济正在从商品密集型切换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而战术背景是当下经济总量向好、结构分化且二季度有低基数效应,因此较难看到货币总量政策及地产等行业政策的释放。 2.不过近日宏观也出现了几个利多变化,不排除商品重回震荡格局的可能性。基本面的负反馈可能会随着宏观情绪的转好而戛然而止,当价格低位而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时,下游开始补库,成交量提升、显性库存下降,价格拉涨,产业链此时往往反馈需求不错,商品需求等高频数据也同步给印证,而期货市场上获利的空头也可能先平仓继而去等待新的驱动。 3.宏观的利多表现在:1)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初步达成协议。梳理下时间线,5月15当周对债务上限谈判比较乐观,商品也整体企稳;当周六释放出第二轮谈判破裂的消息,这引发了上周一商品全面跳空低开和进一步下行;而5.28日报道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商品市场获得边际利多。2)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改善。中国商务部长接连召开美资企业座谈会,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这发生在美国有求于中国之时(美国举债,近40%是外债),乐观者将其解读为经贸领域谈判的再重启。3)周五释放出的国内数万亿新债发行的消息恐怕难以在短期迅速被证伪。虽然拥有最多聪明钱的国债市场反映有限,但股票和商品市场反映剧烈。 4.回到半年维度,工业品震荡偏弱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当下的宏观类似于2019年,海外经历货币紧缩后的宽松,国内迎来经济复苏的曙光。但又不如当时,对于美国重启信贷周期并不像19年那样从年初开始贯穿全年,今年11、12月降息两次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修正空间,美国的高通胀和低失业组合是由逆全球化和俄乌冲突等底层逻辑变化所导致,美联储正基于其强劲的服务业数据去抑制制造业,并用向全球吸血后的强劲数据来抑制全球。对于中国需求向好的预期在2019年更具持续性,彼时多数人相信贸易战会结束,而当下面临的是三年大疫后经济基础削弱和地产行业的托而不举。 板块逻辑:价格连续一个多月下行后出现了企稳迹象。 1.有色:无论从大政经格局巨变还是短期衰退交易都长期推荐贵金属,黄金经过短期调整后,可以重新多头入场。铜、铝等也具备长期多头配置价值,只是由于具备强工业属性,中期承压,短期随宏观情绪变化。 2.黑色:由于地产需求崩塌、铁水产量见顶,且铁矿供应有望宽松、煤炭供应持续宽松,钢矿和煤炭中期整体走势偏弱,其中煤炭从年初开始就推荐作为空配品种。基本面无边际变化,不过短期在宏观情绪改善下板块有望走稳。 3.能化:关注终端消费需求及原油对板块整体估值的影响。原油、煤炭拖累板块估值,烯烃、芳烃大扩产使得利润微薄,而下游需求负反馈,能化依旧是工业品中较弱的板块,价格整体跟随原料端波动。原油供给扰动,北美出行旺季到来,相较煤炭的明显累库和水电恢复,关注多油系空煤系的机会。 4.农产品:生猪低位反弹,现货价格估值进入低位区间,易反复波动,但仍受供应周期压制;油脂端,中期宽松,驱动弱,阶段步入季节性增产周期;蛋白粕,近端供应紧张边际有所缓解,高基差走弱,阶段性豆菜粕价差缩小,而单边大方向跟随国际向下,中期交易新季美豆产量博弈。风险点在天气扰动。 风险提示: 新冠二次爆发,金融系统恐慌,俄乌冲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