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农业2023年第22周周报: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新作农作物丰产预期?-230527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送别拉尼娜,迎接厄尔尼诺。截止2023年5月中旬,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异常低温已经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的东部和中部区域的异常变暖,虽然当前东太平洋仍然处于ENSO中性区域,但关键的海洋和大气变量已经反映出厄尔尼诺事件潜在的发展趋势。北美多模型集合(NMME)目前的预测表明,Ni?o-3.4海平面温度很有可能在6月后攀升至厄尔尼诺的阈值以上,同时持续上升;NOAA预计今夏厄尔尼诺发生的概率接近90%、而在秋冬季概率超过90%。 厄尔尼诺事件下,以太平洋为中心呈现“东涝西旱”。由于太平洋海温升高,厄尔尼诺事件下的全球预计偏暖,同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减少了原本流向西热带太平洋的暖流,因此原本应该出现在西热带太平洋的低气压东移,从降水上变现为西热带太平洋较常年干旱、东热带太平洋较常年多雨。 亚洲热带作物或受干旱影响,美洲粮食作物影响或偏小。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会受到当年其他天气系统的交叉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我们援引IRI最新的模型结果,其结果显示厄尔尼诺下,对位于热带太平洋西部的区域在夏季多为干旱天气、冬季部分区域可能多雨;热带太平洋东部的区域的北美冬、春季较为多雨,南美的多数时候干旱。我们将全球主要农作物根据生长区域、时间与模型中的降水情况进行比对,结论显示厄尔尼诺事件下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亚洲国家,由于生长期的面临干旱的概率较高,印度和泰国的甘蔗、东南亚的棕榈面临减产的风险;而由于美洲大部时间是多雨气候,且影响面、时间与种植区域、生长期重合较小,我们认为对于产量的影响不大,但若收获季节出现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也会影响农作物产量。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随着北半球作物进入生长期,天气成为影响作物产量预期的核心因素,在当前全球新季农产品大丰产预期下,我国的粮食作物以及美洲的主要油料粮食作物受影响预计偏小,饲料加工、油料加工企业的利润预计改善,关注海大集团、禾丰股份、金龙鱼、道道全;糖料或面临天气影响发生产量波动,关注糖价弹性标的南宁糖业、中粮糖业。 风险提示 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与产品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农业2023年第22周周报: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新作农作物丰产预期?-230527(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农业2023年第22周周报: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新作农作物丰产预期?-230527(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农业2023年第22周周报: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新作农作物丰产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送别拉尼娜,迎接厄尔尼诺。截止2023年5月中旬,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异常低温已经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的东部和中部区域的异常变暖,虽然当前东太平洋仍然处于ENSO中性区域,但关键的海洋和大气变量已经反映出厄尔尼诺事件潜在的发展趋势。北美多模型集合(NMME)目前的预测表明,Ni?o-3.4海平面温度很有可能在6月后攀升至厄尔尼诺的阈值以上,同时持续上升;NOAA预计今夏厄尔尼诺发生的概率接近90%、而在秋冬季概率超过90%。 厄尔尼诺事件下,以太平洋为中心呈现“东涝西旱”。由于太平洋海温升高,厄尔尼诺事件下的全球预计偏暖,同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减少了原本流向西热带太平洋的暖流,因此原本应该出现在西热带太平洋的低气压东移,从降水上变现为西热带太平洋较常年干旱、东热带太平洋较常年多雨。 亚洲热带作物或受干旱影响,美洲粮食作物影响或偏小。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会受到当年其他天气系统的交叉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我们援引IRI最新的模型结果,其结果显示厄尔尼诺下,对位于热带太平洋西部的区域在夏季多为干旱天气、冬季部分区域可能多雨;热带太平洋东部的区域的北美冬、春季较为多雨,南美的多数时候干旱。我们将全球主要农作物根据生长区域、时间与模型中的降水情况进行比对,结论显示厄尔尼诺事件下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亚洲国家,由于生长期的面临干旱的概率较高,印度和泰国的甘蔗、东南亚的棕榈面临减产的风险;而由于美洲大部时间是多雨气候,且影响面、时间与种植区域、生长期重合较小,我们认为对于产量的影响不大,但若收获季节出现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也会影响农作物产量。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随着北半球作物进入生长期,天气成为影响作物产量预期的核心因素,在当前全球新季农产品大丰产预期下,我国的粮食作物以及美洲的主要油料粮食作物受影响预计偏小,饲料加工、油料加工企业的利润预计改善,关注海大集团、禾丰股份、金龙鱼、道道全;糖料或面临天气影响发生产量波动,关注糖价弹性标的南宁糖业、中粮糖业。 风险提示 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与产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