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圣泉集团-605589-圣泉集团公司深度研究报告:全球合成树脂龙头,钠电池负极打开成长空间-230524

《太平洋-圣泉集团-605589-圣泉集团公司深度研究报告:全球合成树脂龙头,钠电池负极打开成长空间-230524(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圣泉集团-605589-圣泉集团公司深度研究报告:全球合成树脂龙头,钠电池负极打开成长空间-230524(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圣泉集团公司深度研究报告:全球合成树脂龙头,钠电池负极打开成长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圣泉集团(605589) 1.深耕生物质材料多年,技术行业领先。 生物质产业是公司第二大产业,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用玉米芯做糠醛。公司经过多年总结研发的圣泉法工艺可以把植物里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公司目前有两个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是在济南本部的秸秆生物能源和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主要原材料是玉米芯等,产品包括木糖、染料分散剂、纸膜塑等,已建成投产;二是在大庆的100万吨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主要原材料包括芦苇、小麦杆、玉米秆等,项目已于2023年5月正式投产,主要产品包括纸浆、糠醛、生物碳等,有望逐步贡献利润。 2.积极布局钠电池负极材料,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硬碳技术方面,公司SQ溶剂法可以高效分离出硬碳前驱体生产所需的有效成分,且公司曾有石墨烯生产经验,其与硬碳生产存在部分技术重叠。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突破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量产瓶颈。原材料选择方面,基于生物质一体化精炼项目的技术优势与生产经验,公司坚定选择秸秆、玉米芯等生物质基材料。其成本较低且来源广泛,有利于公司构筑成本及规模优势。量产进度方面,公司已公告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且8万吨/年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已奠基,公司有望加快实现硬碳规模化量产。 3.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龙头,产品多样推动营收持续提升 公司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产销规模均居国内第一,2023年产能分别有望达到65万吨、12万吨。公司近几年规模优势渐显、营收水平稳定增长,主营产品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产销逐年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主业增速在15%左右。其中呋喃树脂在风电铸件的应用广泛,随风电铸件需求的提升,呋喃树脂用量有望大幅提升;PPO生产壁垒较高,应用于5G/6G等先进通讯覆铜板、人工智能高算力服务器等,下游需求旺盛,公司PPO产品供不应求,年产1000吨官能化聚苯醚项目正在建设中。 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2.13/128.84/133.09亿元,同比增长17%/1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11.83/13.10亿元,同比增长37%/23%/11%,对应EPS分别为1.23/1.51/1.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76/12.85/11.61。首次评级,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