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资金面波动加大,债市情绪谨慎,长端利率延续调整-210615

《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资金面波动加大,债市情绪谨慎,长端利率延续调整-210615(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资金面波动加大,债市情绪谨慎,长端利率延续调整-210615(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CPI/PPI数据:大宗商品连续涨价继续推高PPI,但结构性通胀难改“以稳为主”政策基调。 国际大宗商品大涨继续推动工业品价格上行之下,5月PPI同比上涨9%,涨幅环比大幅扩大,CPI同比则温和上涨1.3%。 伴随需求的弱复苏,预计CPI将呈小幅抬升趋势,四季度有望升至2%以上。 5月PPI基本处于周期顶部,后续将会逐渐回落,不过年底前仍可能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 消费的慢复苏和出口高增减缓将导致宏观政策更多关注内需和就业,输入型高通胀不会对政策造成掣肘,政策仍以稳为主。 金融数据:经济平稳复苏下,信贷增长略超预期,但社融增长乏力,政策发债增幅大减是主要拖累项。 5月金融数据缺乏亮点,整体仍处在降杠杆和信用收缩的趋势中,政策稳健态度不改。 后续看,地方债如果在三季度进入旺季,有可能略微改善政府类信贷需求,城投债净融资有所恢复。 政策上,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会趋弱,经济恢复的步伐依旧不稳固,稳健政策基调仍是未来主要趋势。 进出口数据:疫情影响出口增速不及预期,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下,全球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将有所下降。 尽管广东本地近期出现的疫情对出口带来一定压力,不过东南亚疫情反复导致部分海外需求再次转移至中国,而且主要经济体生产恢复带来供需缺口持续收敛,导致中国出口有支撑亦有压力。 海外经济延续复苏下商品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将继续支撑中国出口,但随着各国产能恢复,全球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将有所下降。 资金面分析: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700亿元,利率前半周上升后随资金投放回落,央行再提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资金面急剧收紧的可能性下降。 本周前三天各期限资金价格维持上周五上涨趋势,在700亿元投放后资金价格开始回落。 本周三央行提前进行国库现金定存操作,一方面投放资金缓解资金市场压力,另一方面再次强调了货币政策维持平衡的态度,安抚市场情绪。 本周央行再提“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 总体来看央行对于近期以来的资金面平衡较为呵护,本月资金面急剧收紧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利率债:经济基本面方面,金融、通胀及进出口数据均显示当前实体经济形势不弱,预计下半年经济有所回落,但是斜率相对平缓,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约束和关注重点面临变数。 考虑到社融增速下行斜率放缓,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边际提速,资金面或边际收紧。 需关注通胀压力下央行对冲流动性缺口的力度,警惕资金面波动对债市的冲击,利率短期难以继续向下突破,最好时段已经过去,后续波动加大,存回调压力。 权益市场:华为产业链多点开花,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 本周大盘再次温和调整,周线收十字星,多空分歧激烈,本周沪指收3589.75点。 5月社融、信贷总体平稳,市场流动性维持宽松格局;美国通胀与美债收益率背离,经济修复预期下修;半导体维持高景气,关注各细分领域高增长机会。 展望后市,市场处于顶与底较清晰的阶段,中期难出现指数型行情。 策略方面,控制总体仓位,挖掘基本面持续爆发的相关个股。 行业配置上,当下可重点关注受益于上游原材料涨价逐步缓解的下游制造以及受通胀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打压的TMT科技军工。 黄金:美元指数重新上涨,金价承压下连续下跌。 美元指数连续三周收阳,且反弹幅度加大,此外美国CPI强劲攀升,或增加美联储讨论退出宽松政策的压力,从而对金价造成承压。 美元重拾上升趋势,加上市场逐渐接受美联储对暂时性通胀的容忍程度,预计金价短期震荡将加大,中长期在美联储持续缩表及美元走强下将向均值回归。 原油:疫苗接种带来需求前景改善,同时供给保持平稳,短期油价有支撑,长期来看上涨动能不足。 两大国际油价均收于周线三连阳,主因包括是随着疫苗接种率上升导致全球需求前景进一步改善,OPEC+仍维持此前减产力度,美伊谈判进展缓慢。 OPEC+减产力度短期不改,加上印日等国疫情趋稳,需求前景持续改善,油价短期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中长期则主要取决于需求端,在需求趋减及“碳中和”政策下,油价长期上涨动能不足。 黑色产业链:市场情绪改善,加上政策收紧和事故多发扰动导致供需偏紧,黑色系价格连续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期货市场投资情绪好转,同时下游行业需求继续回升增加对上游原材料需求,黑色系价格继续反弹。 后续看,尽管处于淡季,螺纹钢下游行业仍有补库需求,且价格存在一定成本支撑,预计将保持宽幅震荡运行。 双焦价格在供给端受到政策和事故多发扰动下持续收紧,需求端保持平稳,预计或继续维持震荡运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析:人民币升值最快阶段已经过去,下半年预计双向波动,阶段性存在贬值压力。 未来随着全球总需求对中国出口依赖的逐渐下降,出口高增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持逐步弱化,加之市场预期明年一季度美联储将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从而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可能随之缩小,因此人民币升值最快的阶段已然过去,下半年预计双向波动,阶段性存在贬值压力。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信用风险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