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商品研究报告:写在新疆棉花调研前-230520

文本预览:
棉花的属性划分一直以来是基本面产业研究离不开的话题,自上而下看,棉花产业链基本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对产业链的错误认知,容易出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错误(我也犯过,不排除未来还会犯错),这也形成棉花供需环节博弈中常见的预期差。 进入五月以来,郑棉市场的交易重心始终围绕着棉花的农产品属性进行定价,五月初的寒潮冷空气,迅速激活了稳步上升的郑棉价格,象征着新棉供需的01合约一举突破16000关口,尽管随后因为新疆天气整体回暖,盘面多头攻势有所预冷,但随着近日北疆的再次降温以及南疆的大风天气,郑棉01合约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而在中下游环节,补库行情的到来若隐若现。虽然市场对于超预期表现的外贸数据仍持有质疑态度,主要来源于对纺织行业利润恢复的不及预期,但终端的利好表现可能持续: 1、国内市场方面,1-4月服装零售额在整体社会零售额的占比有所提高,达到2.34%,尽管仍为近十年来较低水平,但高于2020-2022年三年年度水平。尽管面临着弱复苏的宏观局面,但该数据确实说明服装消费倾向意愿有了明显地改善。 2、海外市场方面,服装市场的去库周期仍未走完,但周期拐点渐行渐近。从相对滞后的服装进口数据来看,美国3月服装进口额同比下滑33.1%,服装批发商仍在有意优化服装库存,但美国服装价格增速较cpi增速持续且逆势上涨。零售端服装价格的上升意味着终端消费的恢复以及供应库存的告急,补库需求带来的订单集结令渐行渐近。 此外,在谨慎的经营心态下,纺织行业整体呈现相较可控的库存水平,为后续的补库行情埋下伏笔。一方面,尽管进入淡季,坯布厂的开工有所下降,尤其是主打外单的工厂,但库存压力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实际坯布库存累库速度有限。另一方面,棉花直接的消费端——纺纱行业正在从传统生产销售角色转变为加工者的角色,开启了分工协作:大厂专注32、40支数的大路货产品,通过控成本、控风险的手段去在本该内卷的市场抠出加工利润,而10万锭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纱厂则普遍按单生产,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线调配,主打差异化品种,对原料棉花基本采取随买随用策略。 这意味着,一旦终端利好表现持续发展,中游纺织行业在本年度中后期可能放大原料采购量,进而引致中下游补库行情的启动。而仅仅基于籽棉市场的矛盾:棉花种植攀升的成本和新疆轧花厂产能去化缓慢,新年度供应端利多至少将持续至10月收获季,一旦天气出现扰动,关注棉花农产品属性的资金也将意图在01合约上更进一步。综合来看,供需向上的驱动合力将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01合约存在新花交割规则的利好加持,01合约多单可继续持有。
展开>>
收起<<
《中信建投期货-商品研究报告:写在新疆棉花调研前-2305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期货-商品研究报告:写在新疆棉花调研前-2305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商品研究报告:写在新疆棉花调研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棉花的属性划分一直以来是基本面产业研究离不开的话题,自上而下看,棉花产业链基本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对产业链的错误认知,容易出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错误(我也犯过,不排除未来还会犯错),这也形成棉花供需环节博弈中常见的预期差。 进入五月以来,郑棉市场的交易重心始终围绕着棉花的农产品属性进行定价,五月初的寒潮冷空气,迅速激活了稳步上升的郑棉价格,象征着新棉供需的01合约一举突破16000关口,尽管随后因为新疆天气整体回暖,盘面多头攻势有所预冷,但随着近日北疆的再次降温以及南疆的大风天气,郑棉01合约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而在中下游环节,补库行情的到来若隐若现。虽然市场对于超预期表现的外贸数据仍持有质疑态度,主要来源于对纺织行业利润恢复的不及预期,但终端的利好表现可能持续: 1、国内市场方面,1-4月服装零售额在整体社会零售额的占比有所提高,达到2.34%,尽管仍为近十年来较低水平,但高于2020-2022年三年年度水平。尽管面临着弱复苏的宏观局面,但该数据确实说明服装消费倾向意愿有了明显地改善。 2、海外市场方面,服装市场的去库周期仍未走完,但周期拐点渐行渐近。从相对滞后的服装进口数据来看,美国3月服装进口额同比下滑33.1%,服装批发商仍在有意优化服装库存,但美国服装价格增速较cpi增速持续且逆势上涨。零售端服装价格的上升意味着终端消费的恢复以及供应库存的告急,补库需求带来的订单集结令渐行渐近。 此外,在谨慎的经营心态下,纺织行业整体呈现相较可控的库存水平,为后续的补库行情埋下伏笔。一方面,尽管进入淡季,坯布厂的开工有所下降,尤其是主打外单的工厂,但库存压力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实际坯布库存累库速度有限。另一方面,棉花直接的消费端——纺纱行业正在从传统生产销售角色转变为加工者的角色,开启了分工协作:大厂专注32、40支数的大路货产品,通过控成本、控风险的手段去在本该内卷的市场抠出加工利润,而10万锭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纱厂则普遍按单生产,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线调配,主打差异化品种,对原料棉花基本采取随买随用策略。 这意味着,一旦终端利好表现持续发展,中游纺织行业在本年度中后期可能放大原料采购量,进而引致中下游补库行情的启动。而仅仅基于籽棉市场的矛盾:棉花种植攀升的成本和新疆轧花厂产能去化缓慢,新年度供应端利多至少将持续至10月收获季,一旦天气出现扰动,关注棉花农产品属性的资金也将意图在01合约上更进一步。综合来看,供需向上的驱动合力将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01合约存在新花交割规则的利好加持,01合约多单可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