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

上传日期:2023-05-22 15:53:18 / 研报作者:张峻晓王程锦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pdf
大小:5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

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2305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中国特色估值系列(四):继续看好中特估的三点理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前言:年初以来,国央企估值修复轮动向上,国盛策略团队也相继发布系列报告,反复提示兼具“基本面+中特估”加持的国央企估值修复。站在当下时点,我们继续看好中特估行情的持续演绎,重申我们看好国央企估值修复的三点理由。   一、估值普遍仍低:不及历史中枢+普遍相对低估。无论是参考历史还是依托盈利,国央企普遍低估的现状尚未改变。其一,依托“修炼内功”的PB-ROE视角看,如果参考非国央企估值定价,则多数国央企仍面临低估现状,其中又尤以金融、能源、材料与基建类行业的低估比例依旧居前;其二,参考历史经验,部分国央企破净的窘况虽已有所改善,但多数行业国央企的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以行业内国央企的估值中位数加以观测,除通信、军工和农林牧渔的国央企估值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外,多数行业国央企估值均处于历史中枢以下,且家电、环保、钢铁、轻工、非银、石化、银行和建材等行业的国央企估值中位数仍处历史底部。   二、基本面改善可期:业绩考核驱动+主动市值管理。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业绩改善与市值管理是国央企估值提升两大抓手。首先,伴随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业绩考核体系也日臻完善,不仅业绩考核体系日益全面,且整体导向更加侧重效率的提升与资产质量的改善,而诸多新增考核要求恰与二级市场的定价审美更加趋同。这种从“错位”到“匹配”的考核导向之下,不仅将驱动国央企基本面持续改善,还将助力国央企估值的对应性修复,从而形成“修炼内功”与“估值抬升”的良性循环。其次,中特估政策导向之下,国央企对自身的估值诉求预计也将不断强化,一是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交流有望更加充分,二是企业自身的市值管理能动性也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这些都将助力中特估体系的加速构建。   三、战略导向孕育溢价:统筹安全与发展,国央企肩负重任。长期导向之下,安全与发展需统筹向前,国央企也势必肩负重任。百年未有之变局之下,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面临这诸多新挑战与新机遇,而安全与发展的统筹则是我们应对挑战和拥抱机遇的重要长期导向。国央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一直在A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全A营收结构看,国央企比重虽伴随混改的推进有所回落,但近10年一直保持在60%以上;落脚行业层面,国央企的责任担当与民企的活力释放也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性格局,一侧是与安全与民生强相关的基础设施类、能源材料类、国防安全类和金融类行业更多彰显国央企的社会责任;另一侧是消费类、服务类行业则更多体现民营企业的市场化活力。展望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之外,战略安全势必也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无论是安全保障、惠及民生还是技术突破,国央企均将肩负重任,而此类资产也有望迎来中国特色式的估值溢价。   风险提示:1、宏观环境超预期变化;2、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及预期;3、中特估值体系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