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

上传日期:2023-05-22 12:56:36 / 研报作者:樊志远2019年水晶球电子最佳分析师第3名
刘妍雪邵广雨邓小路赵晋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pdf
大小:1.5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30521(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电子周观点:   电子Q2环比改善,800G光模块加单。2023年Q1全球电子半导体需求不佳,根据产业链调研信息,进入2023年Q2,包括IC销售和硅晶圆出货量在内的行业指标表明环比有所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4月,中国芯片产量达到281亿颗,同比增长3.8%,是自2022年1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增长。受到产业链芯片高库存影响,当前晶圆厂稼动率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处在低位运行,台积电一季度7nm工艺产能利用率降到了70%以下,预期在二季度可能会进一步滑落至60%,台积电5nm工艺也受到影响,预测当前产能利用率在88%左右。晶圆出货量也在持续走低,2022年Q4的晶圆出货量从Q3的将近400万片下降到了370万片,而今年Q1的出货量数字下滑到了320万片。我们预测,随着产业链库存的下降,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在下半年开始缓慢复苏。三星和SK海力士在寻求将其NAND闪存价格提高3%-5%。并表示NAND闪存的价格已经降至可变成本以下,一些品牌SSD的价格已经接近HDD的价格。随着ChatGPT在各应用场景的落地,800G光模块加单情况明显,据产业调研,北美科技巨头大幅上修了2024年的800G光模块订单。   细分赛道:1)半导体代工:2023年一季度制造端稼动率探底,中芯国际二季度稼动率触底反弹。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发布一季报,中芯国际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全年维持之前指引,华虹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5%,保持高位运行。中芯国际表示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2)半导体设备:下游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回升,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一季度销售额增速保持在50%以上,22年订单普遍高增,看好自主可控逻辑强化带来整体板块性机会。3)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产业链逆全球化,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成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逻辑主线。出口管制情况下国内设备、材料、零部件在下游加快验证导入,产业链国产化加速,迎来板块性机会。4)工业、汽车、安防、消费电子:4月国内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6%、1~4月同比下降11%,需求疲软、但下滑幅度有所缓解。4月新能源车产量达64万辆,同增110%,环减5%,渗透率达30%,1-4月产量达229万辆,同比增长43%。根据高工智能,2023年1-3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含L2+)交付新车137万辆,同增仅19%。智能化明显降速。5)PCB:从台系PCB产业链4月月度营收可以看到,当前PCB产业链同比仍然处于下滑趋势,可见景气度仍然承压,且环比订单下滑态势明显,但若从纵向的角度来观察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话,我们发现上游承压要高于中下游,也就是说现在已经进入我们之前反复提到的“上游价格松动解放供需对峙”的阶段,这是行业进入正反馈的积极信号,我们观点仍为不需要太过悲观。6)被动元件:从台系被动元件厂商4月月度营收可以看到,环比略有下滑,同比降幅收窄,仍处于弱复苏的状态,景气度仍然承压。以目前的终端各应用领域需求跟踪情况来看,需求未出现大幅度修复,但是基本面压力减少,被动元件厂商收入端订单增长,利润端因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修复,库存端压力减少,虽需求短期内较难出现大幅度修复,但是预计将保持逐季改善的趋势。7)IC设计:各存储大厂持续加快调整,以求遏制存储器下滑趋势,维持本轮存储周期在今年二三季度迎来止跌预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电子Q2环比改善,看好AI、MR新技术需求驱动、自主可控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重点受益公司:精测电子、中微公司、赛腾股份、正帆科技、华海清科。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