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利率适宜,风险平稳-210615

《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利率适宜,风险平稳-210615(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利率适宜,风险平稳-210615(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行两会”领导在陆家嘴论坛的发言表明,当前国内利率水平和总量货币政策处于适宜适度水平,结构性货币政策间更加突出绿色与普惠。 当前国内金融风险总体收敛,稳杠杆过程中监管亦在关注融资平台、大中型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局部债务质量,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总体平稳运行。 事项: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潘功胜副行长、刘桂平副行长分别在2021年陆家嘴论坛上发言。 本期银行业投资观察聚焦近期监管高层表态:利率水平:当前国内利率处于适宜水平。 易纲行长发言提及“目前国内利率水平虽比主要发达经济体高一些,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仍相对较低,总体保持在适宜的水平,有利于各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上周,孙国峰司长在BIS发表工作论文《中国的自然利率》,结论亦反映国内LPR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基本与当前4%-5%名义自然利率相匹配。 我们认为,国内目前的政策利率中枢与潜在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同时海外主流经济体尚未步入加息传导阶段,因此预计国内政策利率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保持稳定。 货币政策:结构性政策更加突出绿色与普惠。 易纲行长发言中对货币政策表述为“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其中“两大结构性方面”即指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和坚持发展普惠金融。 预计下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更多通过激励相容的方式与“绿色”和“普惠”目标相挂钩,包括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目标挂钩、MPA考核指标升级等或均为可选结构化工具。 风险判断: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关注局部债务质量。 郭树清主席在发言中定调“经过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过去我们面临的多个方面的金融风险都出现了收敛趋势”,反映国内金融风险形势向好。 谈及下阶段关注点中,郭主席在应对不良资产反弹中重点提及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压力、大中型企业债务违约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压力方面。 我们认为今年金融与监管政策在引导信用增速回归过程中,亦在主动、有序引导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部分重点领域结构化去杠杆,当然在金融委跨部门和地方协调机制下,杠杆去化的力度、节奏与影响把控总体有度,无需过度担心“处置风险的风险”。 金融体系:强化直接融资体系建设。 郭树清主席发言提及“现阶段最突出的一项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并肯定了“在去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已经达到37%左右,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合上月金融委会议提出的强化直接融资功能的两大举措:①加快资本市场改革、②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下阶段政策重点包括应对逃废债行为的法治建设,以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机构开放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建设等。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业绩稳增长,配置有价值。 我们认为,今年信用增速收敛是政策主动、有序引导所致,政府债券发行后置使得信用数据有望呈现“先降后稳”趋势,当前银行基本面具备稳定性。 个股选择可遵循两条线索:1)优质银行:估值溢价延续,盈利领先带来持续阿尔法收益,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2)修复银行:具备风险拐点、估值修复特点的标的,具体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