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金融科技行业周报:央行详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强调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210615

《平安证券-金融科技行业周报:央行详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强调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210615(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金融科技行业周报:央行详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强调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210615(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央行详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强调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 6月11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上海召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经济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分论坛上,对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矩阵体系作了分享,并再次强调了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关系。 1)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双层运营结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主要承担其流通职能。 此次监管再次强调了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并非竞争和取代关系,数字人民币是钱,是工具,而第三方支付是基础设施,主要提供流通服务。 考虑到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头部机构在流量、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仍然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2)目前数字人民币在线下的推广速度不断加快,虽然从用户体验来看与传统的数字支付并无明显差别,但考虑到数字人民币在反洗钱、国际支付清算乃至未来大国博弈中的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未来数字人民币推广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会继续保持,由此带来的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创新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方法,或可建立分级牌照体系。 6月10日,由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牵头,CWM50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撰写的《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研究》报告出炉,对于完善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报告重点提出要创新平台金融科技的监管方法,并给出了五点具体的建议,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到了应建立分级牌照体系,即对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实施一致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鉴于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业务的节点式介入,需要根据现有的分工状况,报告提议应对现有的全牌照进行拆解,构建分级牌照体系,可划分为全牌照和有限牌照。 全牌照可以进入某项业务的全部节点,有限牌照需要与全牌照或其它有限牌照结合才能构成从事某项业务的完整资质。 因此应当按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实际从事的节点业务类型,颁发相应的业务准入牌照。 投资建议:监管部门未来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仍将延续规范与发展并重的监管思路,金融科技将逐步纳入到金融的监管框架中。 短期监管环境的变化,将给金融科技企业带来业务调整压力,需密切关注后续相关业务的监管动向。 但随着国内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内居民生活和产业端加快数字化转型,以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小微经营贷、无抵押数字化消费贷为代表的创新金融服务需求有望延续高增态势,金融科技在过去多年发展中证明确实可以赋能普惠金融,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行业有望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风险提示:金融政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