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迈为股份-300751-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230512

文本预览:
迈为股份(30075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其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34.01%,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34.09%;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38.64%,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2.80%。 一季度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1年及22年公司毛利率稳定,步入23年,根据公司公告,部分受早期HJT几条600MW产线改造影响,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较22年全年下滑4.28pcts,后续随着设备方案的完善,影响也将逐步减少。期间费用率方面,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2.16/-1.21/-1.38pcts,部分系新进员工增长较快,导致了一定费用前置,后续有望随着规模效应凸显,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在手订单充足。当前行业内N型电池正大幅扩产,公司23年一季度存货67.84亿元,同比+107.39%,合同负债53.35亿元,同比+121.9%,印证行业高景气度。此外,公司去年就曾公告安徽华晟(7.2GW)、金刚羿德(4.8GW)、信实工业(4.8GW)三大订单,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持续推动HJT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22年行业HJT落地近30GW,今年双面微晶、薄片化、银包铜、反光膜均进入量产阶段,铜电镀、0BB将进入中试的阶段,HJT的整个产业化的落地预计50-60GW。同时,公司作为HJT领先设备厂商,持续致力于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判断异质结在技术上已经具备跟P型打平的基础,量产上根据客户反馈今年Q2末-Q3异质结能跟P型打平,同时客户反馈今年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有望超过25.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2.74、102.3、14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20.19、28.91亿元,对应PE33/23/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展开>>
收起<<
《太平洋-迈为股份-300751-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2305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迈为股份-300751-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2305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迈为股份(30075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其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34.01%,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34.09%;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38.64%,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2.80%。 一季度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1年及22年公司毛利率稳定,步入23年,根据公司公告,部分受早期HJT几条600MW产线改造影响,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较22年全年下滑4.28pcts,后续随着设备方案的完善,影响也将逐步减少。期间费用率方面,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2.16/-1.21/-1.38pcts,部分系新进员工增长较快,导致了一定费用前置,后续有望随着规模效应凸显,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在手订单充足。当前行业内N型电池正大幅扩产,公司23年一季度存货67.84亿元,同比+107.39%,合同负债53.35亿元,同比+121.9%,印证行业高景气度。此外,公司去年就曾公告安徽华晟(7.2GW)、金刚羿德(4.8GW)、信实工业(4.8GW)三大订单,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持续推动HJT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22年行业HJT落地近30GW,今年双面微晶、薄片化、银包铜、反光膜均进入量产阶段,铜电镀、0BB将进入中试的阶段,HJT的整个产业化的落地预计50-60GW。同时,公司作为HJT领先设备厂商,持续致力于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判断异质结在技术上已经具备跟P型打平的基础,量产上根据客户反馈今年Q2末-Q3异质结能跟P型打平,同时客户反馈今年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有望超过25.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2.74、102.3、14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20.19、28.91亿元,对应PE33/23/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