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0515.pdf
大小:45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0515

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051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051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051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银行: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宏观经济: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1)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2023年以来,我国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Q1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Q4表述一致)。   2)2023年有望总体好转: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其中二季度在低基数影响下增速可能明显回升。会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2、通胀水平:预计下半年通胀中枢有望温和回升。   当前我国经济未出现通缩,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下半年或逐步回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专栏的形式对通胀进行了探讨,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逐步回落,主要由于:A)供给端: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加速恢复,供给能力较强;B)需求端:复苏偏慢,“伤痕效应”尚未消退,近期“提前还贷”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C)存在明显基数效应:去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大关,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附近,带动CPI交通工具燃料和居住水电燃料的同比增速走低;疫情扰动使得去年3月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对今年也存在高基数影响。   展望未来:预计下半年通胀中枢有望温和回升,CPI可能逐步向往年均值水平靠拢。今年5-7月CPI还将阶段性保持低位,主要受去年同期CPI涨幅基本在2.5%左右的高基数影响。但随着基数降低,特别是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经济内生动力也在增强,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3、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主基调延续。   1)总基调:在延续了Q4“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表述基础上,新增“总量适度,节奏平稳”,预计后续信贷增量保持适度水平。搞好跨周期调节,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与Q4基本一致)。   2)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支持涉农、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与Q4表述一致)。   4、房地产: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未来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本次在延续Q4“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相关表述”基础上,新增“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一季度地产需求有所回暖,但4月商品房销售出现一定回落(百强房企4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17.4%,同比上升29.9%),未来仍需进一步观察地产销售的持续性。   5、如何看待M2及人民币存款增长?(专栏二)。   4月末,M2、各项存款均同比增长12.4%,分别同比高1.9pc、2.0pc。近期M2和存款的较快增长很大程度是宏观政策适度发力、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体现:1)宏观政策看,去年以来,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陆续实施,货币政策充分发力,配套资金先行到位。2)商业银行角度看,银行信贷投放加快,有力满足实体融资需求。1-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购债力度也明显加大,有效支持财政靠前发力,1-4月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6253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在全部债券投资中增量占比达76%。3)企业和居民主体看,一是理财打破刚兑、净值化后,与存款利差也趋于收窄,企业和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推升了M2增速;二是实体经济恢复后的生产流通传导、消费需求等恢复仍有时滞,市场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预防性储蓄存款上升。   展望未来:随着大环境扰动影响进一步消退、市场预期持续好转、经济加快恢复,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稳增长。3-4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增额较1-2月已明显收窄,4月末M2增速也已较2月高点回落0.5pc。   6、票据利率回升,企业贷款利率降幅趋缓。   3月新发放贷款利率环比上升20bps至4.34%,票据利率大幅回升,企业贷款利率降幅趋缓。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下降4bps至4.53%(Q4下降8bps),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bps至3.95%(Q4下降3bps),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12bps至4.14%(Q4下降8bps),而票据融资利率上升107bps至2.67%(Q4下降32bps)。本次执行报告未提及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公贷款利率已处历史低位,未来有望进一步企稳。下半年随经济逐步企稳修复,消费逐步复苏或也将形成一定支撑;且监管也在积极引导存款利率下降,银行整体净息差下行压力有望缓解。   7、其他关注点。   1)超储率: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环比12月末下降0.3pc。   2)硅谷银行破产对我国启示:我国金融机构对硅谷银行风险敞口小,硅谷银行破产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可控。总结反思看:1)避免货币政策大放大收,坚持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2)重视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3)关注银行资产负债稳定性,银行要用好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工具,充分考虑各类风险情景,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对预案,使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相匹配。展望未来:1)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制建设,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2)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3)不断充实金融风险处置资源,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机制,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