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中特估”+“一带一路”调整后怎么看?-230514

文本预览:
【本周核心观点】本周“中特估”+“一带一路”板块出现明显调整,我们认为主要因前期涨幅较大,且中亚五国+中国首次峰会召开官宣后,短期主要催化阶段性释放完毕。板块基本面及行业政策层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我们认为当前国改及“一带一路”大方向明确,后续新一轮国改政策出台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望给板块提供重要催化。板块基本面在“一利五率”考核下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中特估”+“一带一路”全年主线机会。重点推荐和关注:1)建筑央企龙头中国中铁(PE6X、PB0.8X)、中国交建(PE9X、PB0.7X)、中国化学(PE9X、PB1.1X)、中国建筑(PE5X、PB0.7X)、中国铁建(PE5X、PB0.6X)、中国中冶(PE7X、PB0.9X)、中国电建(PE9X、PB1.0X)、中国能建(PE12X、PB1.1X);2)国际工程龙头中材国际(PE12X)、北方国际(PE20X)、中钢国际(PE16X)、中工国际(PE34X);3)优质高成长地方国企四川路桥(PE6X)、安徽建工(PE6X)、陕西建工(PE5X)、上海建工(PE8X)。 本周“中特估”+“一带一路”板块出现明显调整,我们认为主要因前期涨幅较大,且中亚五国+中国首次峰会召开官宣后,短期主要催化阶段性释放完毕。板块基本面及行业政策层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全年维度,我们认为“中特估”+“一带一路”仍是重要主线。 从政策大趋势上看,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方向明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央国企的战略价值突显。“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下,央企有望淡化规模增长,重心将更多放在提升效率与实际经营效益,商业模式中长期将持续优化,估值具备进一步修复动力。此外,今年年初一系列重要事件持续印证,当前中美博弈明显深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一带一路”重要性显著提升,与我国外部安全、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有望进入再次加码期。两大历史性趋势叠加,后续政策在国企改革及“一带一路”方面有望持续加码。 后续板块催化仍将持续释放。在“一带一路”方面,从 5 月至年底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磅催化,金融及外交政策有望加大支持力度,相关企业标志性大项目也有望集中落地,不仅可以驱动板块估值提升,也有望推动龙头订单业绩加速增长。在国企改革方面,国资委明确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正谋划开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我们预计后续会有新一轮国改纲领性文件及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推动央国企提升经营效率,做好“价值创造”,加强“价值实现”。 板块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一利五率”考核促基本面“量稳质升”。八大建筑央企 2022 年收入/业绩分别同比增长 8.4%/7.7%,2023年 Q1 收入与业绩分别同比增长 7.1%/10.7%,在去年 Q1 高基数上仍实现稳健增长。此外,建筑央企现金流明显改善,2022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之和为 1624 亿元,较 2021 年多流入 1105 亿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之和为-1427 亿元,较 2021 年流出幅度大幅收窄 1100 亿元,自由现金流也有显著改善,2023Q1 现金流继续保持改善趋势。国际工程公司经营趋势强劲,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 2023Q1 业绩分别增长85%/62%/56%,中材国际 2023Q1 新签订单增长 103%。展望全年,国内宏观需求有望边际改善,国际工程受益“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叠加“一利五率”新考核体系下对于央国企现金流、ROE 等指标的重视,2023 年央国企整体经营有望实现“量稳质升”。 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经过近期调整后,建筑央企整体估值回落,中国铁建(PB0.63X)、中国建筑(PB0.7X)、中国交建(PB0.73X)、中国中铁(PB0.75X)、中国中冶(PB0.9X)等仍为破净状态。建筑央企整体 PE/PB估值分别为 7.04X/0.67X,处于近 10 年的 47%/29%分位。国际工程公司多数 PEG 小于 1,整体估值也处于低位。 投资建议:综上,当前国改及“一带一路”大方向明确,后续新一轮国改政策出台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望给板块提供催化。板块基本面在“一利五率”考核下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中特估”+“一带一路”全年主线机会。重点推荐和关注:1)建筑央企龙头中国中铁(PE6X、PB0.8X)、中国交建(PE9X、PB0.7X)、中国化学(PE9X、PB1.1X)、中国建筑(PE5X、PB0.7X)、中国铁建(PE5X、PB0.6X)、中国中冶(PE7X、PB0.9X)、中国电建(PE9X、PB1.0X)、中国能建(PE12X、PB1.1X);2)国际工程龙头中材国际(PE12X)、北方国际(PE20X)、中钢国际(PE16X)、中工国际(PE34X);3)优质高成长地方国企四川路桥(PE6X)、安徽建工(PE6X)、陕西建工(PE5X)、上海建工(PE8X)。 风险提示: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国企改革不及预期风险,基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中特估”+“一带一路”调整后怎么看?-23051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中特估”+“一带一路”调整后怎么看?-23051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中特估”+“一带一路”调整后怎么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核心观点】本周“中特估”+“一带一路”板块出现明显调整,我们认为主要因前期涨幅较大,且中亚五国+中国首次峰会召开官宣后,短期主要催化阶段性释放完毕。板块基本面及行业政策层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我们认为当前国改及“一带一路”大方向明确,后续新一轮国改政策出台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望给板块提供重要催化。板块基本面在“一利五率”考核下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中特估”+“一带一路”全年主线机会。重点推荐和关注:1)建筑央企龙头中国中铁(PE6X、PB0.8X)、中国交建(PE9X、PB0.7X)、中国化学(PE9X、PB1.1X)、中国建筑(PE5X、PB0.7X)、中国铁建(PE5X、PB0.6X)、中国中冶(PE7X、PB0.9X)、中国电建(PE9X、PB1.0X)、中国能建(PE12X、PB1.1X);2)国际工程龙头中材国际(PE12X)、北方国际(PE20X)、中钢国际(PE16X)、中工国际(PE34X);3)优质高成长地方国企四川路桥(PE6X)、安徽建工(PE6X)、陕西建工(PE5X)、上海建工(PE8X)。 本周“中特估”+“一带一路”板块出现明显调整,我们认为主要因前期涨幅较大,且中亚五国+中国首次峰会召开官宣后,短期主要催化阶段性释放完毕。板块基本面及行业政策层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全年维度,我们认为“中特估”+“一带一路”仍是重要主线。 从政策大趋势上看,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方向明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央国企的战略价值突显。“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下,央企有望淡化规模增长,重心将更多放在提升效率与实际经营效益,商业模式中长期将持续优化,估值具备进一步修复动力。此外,今年年初一系列重要事件持续印证,当前中美博弈明显深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一带一路”重要性显著提升,与我国外部安全、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有望进入再次加码期。两大历史性趋势叠加,后续政策在国企改革及“一带一路”方面有望持续加码。 后续板块催化仍将持续释放。在“一带一路”方面,从 5 月至年底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磅催化,金融及外交政策有望加大支持力度,相关企业标志性大项目也有望集中落地,不仅可以驱动板块估值提升,也有望推动龙头订单业绩加速增长。在国企改革方面,国资委明确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正谋划开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我们预计后续会有新一轮国改纲领性文件及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推动央国企提升经营效率,做好“价值创造”,加强“价值实现”。 板块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一利五率”考核促基本面“量稳质升”。八大建筑央企 2022 年收入/业绩分别同比增长 8.4%/7.7%,2023年 Q1 收入与业绩分别同比增长 7.1%/10.7%,在去年 Q1 高基数上仍实现稳健增长。此外,建筑央企现金流明显改善,2022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之和为 1624 亿元,较 2021 年多流入 1105 亿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之和为-1427 亿元,较 2021 年流出幅度大幅收窄 1100 亿元,自由现金流也有显著改善,2023Q1 现金流继续保持改善趋势。国际工程公司经营趋势强劲,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 2023Q1 业绩分别增长85%/62%/56%,中材国际 2023Q1 新签订单增长 103%。展望全年,国内宏观需求有望边际改善,国际工程受益“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叠加“一利五率”新考核体系下对于央国企现金流、ROE 等指标的重视,2023 年央国企整体经营有望实现“量稳质升”。 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经过近期调整后,建筑央企整体估值回落,中国铁建(PB0.63X)、中国建筑(PB0.7X)、中国交建(PB0.73X)、中国中铁(PB0.75X)、中国中冶(PB0.9X)等仍为破净状态。建筑央企整体 PE/PB估值分别为 7.04X/0.67X,处于近 10 年的 47%/29%分位。国际工程公司多数 PEG 小于 1,整体估值也处于低位。 投资建议:综上,当前国改及“一带一路”大方向明确,后续新一轮国改政策出台及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望给板块提供催化。板块基本面在“一利五率”考核下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当前估值仍处于低位。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中特估”+“一带一路”全年主线机会。重点推荐和关注:1)建筑央企龙头中国中铁(PE6X、PB0.8X)、中国交建(PE9X、PB0.7X)、中国化学(PE9X、PB1.1X)、中国建筑(PE5X、PB0.7X)、中国铁建(PE5X、PB0.6X)、中国中冶(PE7X、PB0.9X)、中国电建(PE9X、PB1.0X)、中国能建(PE12X、PB1.1X);2)国际工程龙头中材国际(PE12X)、北方国际(PE20X)、中钢国际(PE16X)、中工国际(PE34X);3)优质高成长地方国企四川路桥(PE6X)、安徽建工(PE6X)、陕西建工(PE5X)、上海建工(PE8X)。 风险提示: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国企改革不及预期风险,基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