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230511.pdf
大小:7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230511

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230511
文本预览:

《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2305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2305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金融数据缘何不及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4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1.22 万亿人民币,前值 5.38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 7188 亿元,前值 3.89 万亿元; M2 同比 12.4%,前值 12.7%。   1、社融增速持平。 4 月存量社融规模 359.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较上月持平。新增社融 1.22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 2873 亿元。 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仅实现小幅多增,弱于季节性, 不及市场预期。   结构上, 表外为主要支撑。 1) 信贷小幅多增。 4 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 4413 亿元,同比多增 815 亿元。 2) 表外融资大幅少减。 4 月表外融资减少 1145 亿元,同比少减 2209 亿元。其中, 未贴现票据减少 1347亿元,同比少减 1210 亿元, 主因前期低基数; 信托贷款增加 119 亿元,同比多增 734 亿元; 委托贷款新增 83 亿元,同比多增 85 亿元。 3)政府债券小幅多增。 4 月政府债净融资 4548 亿元,同比多增 636 亿元。 4)直接融资延续少增。 4 月企业债券净融资 2843 亿元,同比少增 809 亿元, 股票融资增加 993 亿元,同比少增 173 亿元。   2、 信贷增速持平。 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 11.8%,较上月持平。新增人民币贷款 7188 亿元,同比小幅多增 734 亿元。   企业贷款多增, 但独木难支。 4 月新增企业贷款 6839 亿元,同比多增1055 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表内票据融资分别同比少减 849 亿元、多增 4017 亿元, 少增 3868 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虽然仍保持多增态势, 但多增幅度弱于 1-3 月,政策性、结构性工具不再发力后,民间企业投融资需求难以接棒。   居民贷款重回拖累项。 4 月新增居民贷款减少 2411 亿元,同比多减 2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1255 亿元,同比少减 601 亿元, 部分线下服务型消费回暖,但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与收入和就业预期有关。 4 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 1156 亿元,同比多减 842 亿元, 4 月 30 大中城市销售面积同比增速 28.37%,较上月下滑 16.65pct。   3、 M2 延续回落, M1 小幅回升。 4 月 M2 同比增速 12.4%,较上月回落 0.3 个百分点; M1 同比增速 5.3%,较上月提升 0.2 个百分点。 1) 企业存款增加 1408 亿元,同比多增 2618 亿元,居民存款减少 1.2 万亿元,同比多减 4968 亿元。 2)财政存款增加 5028 亿元,同比多增 4618 亿元,季初通常为财政收入大月,居民和企业存款流向财政,因此居民存款大降,但持续性仍待观察。 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2912 亿元,同比大幅少增 3804 亿元。   金融数据回落,经济弱复苏,银行板块回归基本面。 4 月金融数据回落,虽然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仍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说明经济恢复内生动力不足,与 4 月 PMI 回落、物价水平低迷相印证;另一方面前期金融数据高增主要源于政策刺激和银行信贷冲量, 央行 Q1 货币政策例会表明“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再强调“做加法”,政策退坡后, 实体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不足。 近期银行板块波动较大,主因存款利率降低、净息差触底、“中特估”行情催化等因素共同叠加, 归根结底仍将回归基本面和盈利。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基本面优质的城商行, 推荐苏州银行, 关注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行,二是受益于估值修复、高股息、 基本面稳健的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 房地产销售回暖和居民消费意愿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