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

上传日期:2023-05-11 15:15:54 / 研报作者:严佳炜吴正宇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pdf
大小:1.8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230510(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是否存在宏观公告溢价现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四十篇,文章主要研究宏观公告带来的高收益是因何产生的?与近期的文献结论相反,作者发现宏观公告日内的真实风险溢价远低于平均超额收益,实际数据中观察到的公告日内的高超额收益并不是高条件股权溢价的表现,它主要是由未预期货币政策和小样本问题带来的。回到国内市场,大多都聚焦于上市公司财报信息对个股股价的影响,鲜有研究宏观公告带来的影响,值得一阅。   高公告收益并不一定意味高公告溢价。   比较两种均衡资产定价模型。具有公告溢价的模型显示,高公告溢价与波动率降低不可兼得。与实际不符,侧面证明了高公告收益并不是高公告溢价的表现。相比之下,无公告溢价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公告收益传导途径一:小样本问题   使用超额收益估计股权溢价隐含的假设是,给定样本足够长且具有代表性。但在只有公告日的小样本中,这个假设并不现实。实证表明,小样本量统计问题确实促使公告收益偏离预期收益。   公告收益传导途径二:投资者与预期货币政策之间的潜在摩擦FOMC公告日相比其他公告日拥有高公告收益。原因在于公告决策机构美联储频繁实施未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实证表明,FOMC公告收益预测误差在统计和经济上均显著,证实了此传导途径。   高公告收益主要来源于未预期货币政策和小样本问题   使用MCMC方法将公告收益分解为普通股权溢价、公告溢价、未预期货币政策、小样本四个分量,估计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后两个分量主要解释了公告收益远大于正常股权溢价的原因,而公告溢价估计值很小。   风险提示   文献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