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

上传日期:2021-06-15 17:22:08 / 研报作者:徐驰张文宇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pdf
大小:212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

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浦东新区30周年主题投资展望:开发开放,再立潮头-210614(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站在更大格局看浦东: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1)国内大循环:以上海为引领,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

长三角一体化1.0到2.0的发展重心变化,是对现有经济产业结构的盘整及升级,浦东新区金融、技术要素流动充分,以浦东为增长点带动上海区域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同时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的布局对长江中下游的发展形成引领。

2)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浦东科创高地,作为双循环发展的战略链接。

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发展政策的中长期“愿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浦东新区的发展要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谋划和推动,与苏浙皖三省各扬所长,深化分工合作,相互赋能提速,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

浦东新区产业的全面升级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本身乃至上海,作为整个长三角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浦东新区能通过科技创新、贸易拉动、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手段将自我优势辐射覆盖整体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体现基本生产要素的联结,更体现在高新技术、科学创新手段的融合,因此浦东新区的经济革新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2、现在与未来:六大“硬核”产业――浦东新区的产业高地1)历史视角:传统产业稳中有升,金融驱动高新技术发展。

金融产业强势依旧,高速发展“臂助”实体经济。

科技研发能力领跑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

高新技术及创新能力是经济由量转质的核心,作为浦东新区另一优势产业,2020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有3800家左右,占全市超过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47.3%。

交通贸易核心地位稳固,贸易运输产业优势逐步攀升。

作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建设航运贸易的核心区,浦东新区的贸易运输相关产业一直有相当优势,2020年浦东外贸进出口稳定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占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31.9%大幅提升至65%以上。

2)区域产业结构视角:多区域协同发展,助力浦东新区经济革新。

根据《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新区可解构为9大区,其中陆家嘴、外高桥、金桥以及张江是过去涵盖各个方面的四大片区,而临港作为新兴片区则起到了深化自由贸易,革新制度政策的试点区域,剩下三个片区则分别强化信息会展、旅游以及交通运输等传统优势。

3)产业发展方向视角:六大“硬核”产业方向随风起。

浦东新区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地区生产总值要求年均增长6-7%左右。

区域经济整体高增速的背后孕育的是――核心产业规模翻倍式发展的增长空间。

2018年浦东新区提出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

在浦东新区及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GDP高增速的驱动下,芯片、创新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翻倍式增长”或具有确定性,这其中,培育相关技术优势的龙头公司快速发展,实现其对产业链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3、金融开放加速:跨境资本双向流通加大,浦东新区金融具有先发优势1)资本市场建设角度:大力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对标国外主要资本市场,更好吸引境外投资者,构建多层次市场,是金融开放的必然。

注册制肩负着重构政府和市场关系、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历史使命。

推动注册制改革,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真正市场化的时代,注册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更加容易吸引海外的投资者。

2019年至今,上海交易所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以来,科创板和自贸区扩区以及对外进一步开放主题相联系来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完善。

2)人民币国际化角度: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互相促进。

中国对外货币合作持续加深,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渠道继续拓宽,投资代理服务不断优化,入市流程和周期大幅缩减,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有望进一步上升。

人民币在世界外汇储备份额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全球70多家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

4、发展碳金融:碳交易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良性互动我们预计,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落户上海料将极大提高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及活跃度。

在碳减排及碳配额制度推行离不开碳金融市场的建设,以上海碳交易市场为代表通过对碳排放的市场化定价,通过价格发现机制把环境成本内部化到排放主体。

从加速新旧能源替代及能源自主可控的角度来看,通过发展碳金融市场争取国际碳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

预计碳交易市场落地后,一些关于碳汇、碳捕捉的绿色生态的碳中和主题短期内亦会受到提振。

5、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所孕育的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以下方向:1)区域经济下的土地价值重估下。

我们认为,关注房住不炒下,租赁市场土地价值重估,建议关注:陆家嘴、浦东金桥等;2)区域经济整体高增速的背后孕育的是――核心产业规模翻倍式发展的增长空间。

建议关注浦东的科创园区及硬科技,如上海临港、张江高科、科创50ETF等相关投资机会;:3)金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本土龙头券商:海通券商、国泰君安或进一步受益于金融开放后的券商集中度的提升。

4)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从加速新旧能源替代及能源自主可控的角度来看,通过发展碳金融市场争取国际碳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

预计碳交易市场落地后,一些关于碳汇、碳捕捉的绿色生态的碳中和主题短期内亦会受到提振。

风险提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内大循环、国际双循环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内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力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