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2023年4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保持韧性,新格局稳中向好-230509

文本预览:
事件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4月进出口数据,4月中国对外出口金额2954.2亿美元,同比增速8.5%,4月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出口表现具备韧性。 核心观点 重点出口产品方面,出口份额占比最大的为机电产品,4月出口金额为1706.26亿美元,占比57.76%,同比增速为10.4%;其中主要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总额151.8亿美元,同比增速-17.02%)、集成电路(110亿美元,同比-7.33%)、手机(89.9亿美元,同比-12.75%)、汽车及零配件(83.1亿美元,同比+195.75%)、家用电器(80.4亿美元,同比+2.24%),汽车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其他重点出口产品多数为我国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出口品。 值得注意的是,低附加值出口产品如塑料制品、箱包、纺织品、鞋靴等出口增速均有较大回落,同比增速分别自3月的27.5%、92.8%、9.5%、32.9%下滑至4月的7.58%、36.76%、3.93%、13.31%,显示低附加值商品前期积压订单逐步完成释放,海外补库存订单需求对出口的支撑持续性或许较弱。 但高附加值商品如汽车、通用机械设备、船舶、医疗器械等增长情况仍保持韧性,对出口形成有效支撑,3月至4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23.8%至195.74%、13.3%至20.54%、82.4%至79.15%、13%至7.36%。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出口增速维持高位,2023年Q1分别实现同比增速105.8%、14.9%、79.9%。在外贸“新三样”保持强势、机电产品维持优势的出口新格局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有望对出口构成主要支撑。出口国家及地区方面,欧盟出口需求逐步修复,对美出口降幅收敛,对东盟、俄罗斯、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显著,填补非美市场空间。欧美是我国传统外贸市场,2022年对欧美出口表现出现下滑,但自3月起修复效果明显,对欧盟和英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由2月的-16.13%和-17.29%,在3月由负转正,在4月进一步走扩至3.87%和10.84%;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降幅亦从2月的-31.75%,经3月的大幅收敛,进一步收窄至4月的-6.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是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亮点,东盟已成长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4月我国对东盟出口金额为461.97亿美元,同比增速录得4.49%;此外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速最为显著,4月实现出口金额9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09%;其次为非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同比增速分别为49.94%、34.08%、14.29%。 1-4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金额2.7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占全国总额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32.9%,进出口金额年均复合增速达8.6%,预期后续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持续支撑。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亚前海证券-2023年4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保持韧性,新格局稳中向好-23050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2023年4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保持韧性,新格局稳中向好-23050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2023年4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保持韧性,新格局稳中向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4月进出口数据,4月中国对外出口金额2954.2亿美元,同比增速8.5%,4月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出口表现具备韧性。 核心观点 重点出口产品方面,出口份额占比最大的为机电产品,4月出口金额为1706.26亿美元,占比57.76%,同比增速为10.4%;其中主要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总额151.8亿美元,同比增速-17.02%)、集成电路(110亿美元,同比-7.33%)、手机(89.9亿美元,同比-12.75%)、汽车及零配件(83.1亿美元,同比+195.75%)、家用电器(80.4亿美元,同比+2.24%),汽车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其他重点出口产品多数为我国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出口品。 值得注意的是,低附加值出口产品如塑料制品、箱包、纺织品、鞋靴等出口增速均有较大回落,同比增速分别自3月的27.5%、92.8%、9.5%、32.9%下滑至4月的7.58%、36.76%、3.93%、13.31%,显示低附加值商品前期积压订单逐步完成释放,海外补库存订单需求对出口的支撑持续性或许较弱。 但高附加值商品如汽车、通用机械设备、船舶、医疗器械等增长情况仍保持韧性,对出口形成有效支撑,3月至4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23.8%至195.74%、13.3%至20.54%、82.4%至79.15%、13%至7.36%。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出口增速维持高位,2023年Q1分别实现同比增速105.8%、14.9%、79.9%。在外贸“新三样”保持强势、机电产品维持优势的出口新格局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有望对出口构成主要支撑。出口国家及地区方面,欧盟出口需求逐步修复,对美出口降幅收敛,对东盟、俄罗斯、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显著,填补非美市场空间。欧美是我国传统外贸市场,2022年对欧美出口表现出现下滑,但自3月起修复效果明显,对欧盟和英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由2月的-16.13%和-17.29%,在3月由负转正,在4月进一步走扩至3.87%和10.84%;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降幅亦从2月的-31.75%,经3月的大幅收敛,进一步收窄至4月的-6.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是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亮点,东盟已成长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4月我国对东盟出口金额为461.97亿美元,同比增速录得4.49%;此外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速最为显著,4月实现出口金额9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09%;其次为非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同比增速分别为49.94%、34.08%、14.29%。 1-4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金额2.7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占全国总额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32.9%,进出口金额年均复合增速达8.6%,预期后续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持续支撑。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