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

上传日期:2023-05-07 08:36:05 / 研报作者:王强峰刘天文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pdf
大小:1.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

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云天化-600096-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23050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业绩持续高增,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云天化(600096)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3亿元,同比增长19.07%,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长65.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96亿元,同比增长67.93%。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85亿元,同比增加6.17%;营业利润21.89亿元,同比下降6.13%;归母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下降4.5%;扣非归母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下降4.77%。   2022年业绩创新高,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3.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7%;营业利润85.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77%;利润总额85.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33%;扣非归母净利润58.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93%。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再创新高,主要是受全球疫情持续、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化肥、粮食的供给短缺,进而造成粮食、能源、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公司的主要产品如化肥、聚甲醛、黄磷、饲钙等主要产品价格也处于高位运行,促进了公司业绩的快速提升。同时,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公司抢抓国企改革机遇,充分发挥矿化产业优势,强化产业链协同,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加强财务管控和统筹,进而实现成本优化,确保了公司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磷铵、尿素、复合肥、聚甲醛、饲钙和黄磷,从各产品收入和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磷铵营收为182.37亿元,同比增长37.23%,营收占比24.21%,是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产品。其次是尿素,2022年营收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49.14%,营收占比6.70%。2022年黄磷的毛利率为55.23%,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主要是受益于产品整体价格的快速提升。   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85亿元,同比增加6.17%;营业利润21.89亿元,同比下降6.13%;归母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下降4.5%;扣非归母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下降4.77%。2023年Q1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内外磷化工行业周期下行影响,考虑到公司一体化布局新能源材料,净化磷酸等原材料市场需求逐步增长,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一体化布局新能源材料,增量业务丰富   公司凭借在磷矿石产业链的深厚积累,积极一体化延伸产业链至新能源材料。一方面,公司通过与华友控股签订合作协议,大力推动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业合作,成功将磷化工产业链延长,不仅保证了相关产品的成本优势,而且确保了产品的产销一体化。另一方面,公司与恩捷股份、亿纬锂能等签订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约定在玉溪市共同设立两家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电池上下游材料,拉动建设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全产业链。此外,公司还通过与多氟多展开合作,纵向至延伸氟基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具体来看,双方合作项以氟硅酸为原料,按照“氟硅酸-氢氟酸-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的增值路径,通过将氟硅酸转化成无水氟化氢和白炭黑,进一步转化为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实现氟、硅资源高效转化,既提高氟、硅价值,又削弱无水氟化氢产品远离消费市场的不利因素,提升产业竞争力。   投资建议   考虑到磷化工及化肥产品价格存在波动,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68.04、805.51、826.86亿元(2023、2024年前值分别为802.10、858.6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1.06、67.39、65.10亿元(2023、2024年前值分别为64.92、72.86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5.1、5.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的升高;   (2)宏观经济波动;   (3)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