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华光环能-600475-热电光伏运营、工程稳增长,制氢装备量产在即-230506
文本预览:
华光环能(600475)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盈利同比减少3.47%,2023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加6.58%;公司热电及光伏运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电站工程成为新兴增长点;氢能业务批量化生产在即;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年盈利同比减少3.47%,2023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加6.58%: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增长5.52%;实现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减少3.47%。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增长1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加6.58%。 热电及光伏运营业务收入稳增长:公司供热板块积累深厚,占无锡市区热电联产供热市场超70%。2022年无锡蓝天全年数据并表,提升热电业务收入,全年热电及光伏发电业务贡献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15.58%,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31.54%。公司煤炭采购渠道通畅,与中煤、山能签署长协煤协议,拥有稳定的煤炭供应和价格,成本控制力、供热议价能力强。后续公司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澄海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加大集中式电站和优质工商业分布式电站项目开发力度。 电站工程成为新兴增长点: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电站总包建设业务,电站工程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44.75%,电站工程实现毛利率14.71%,同比增长5.50个百分点。后续公司计划大力开拓海外目标区域市场电站工程业务,提升总包能力同时提升业务利润率。 制氢装备量产在即:公司与大连理工、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在电解水制氢、CCUS等方面深度合作。公司15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已正式下线,具备2000Nm3/h以下多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技术,公司目前具备1GW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能力且可以实现随时批量化生产交付。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91/1.03/1.15元(原预测2023-2025年每股收益为0.97/1.21/-元),对应市盈率12.8/11.2/10.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氢能政策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华光环能-600475-热电光伏运营、工程稳增长,制氢装备量产在即-2305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华光环能-600475-热电光伏运营、工程稳增长,制氢装备量产在即-2305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热电光伏运营、工程稳增长,制氢装备量产在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华光环能(600475)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盈利同比减少3.47%,2023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加6.58%;公司热电及光伏运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电站工程成为新兴增长点;氢能业务批量化生产在即;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年盈利同比减少3.47%,2023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加6.58%: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增长5.52%;实现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减少3.47%。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增长1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加6.58%。 热电及光伏运营业务收入稳增长:公司供热板块积累深厚,占无锡市区热电联产供热市场超70%。2022年无锡蓝天全年数据并表,提升热电业务收入,全年热电及光伏发电业务贡献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15.58%,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31.54%。公司煤炭采购渠道通畅,与中煤、山能签署长协煤协议,拥有稳定的煤炭供应和价格,成本控制力、供热议价能力强。后续公司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澄海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加大集中式电站和优质工商业分布式电站项目开发力度。 电站工程成为新兴增长点: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电站总包建设业务,电站工程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44.75%,电站工程实现毛利率14.71%,同比增长5.50个百分点。后续公司计划大力开拓海外目标区域市场电站工程业务,提升总包能力同时提升业务利润率。 制氢装备量产在即:公司与大连理工、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在电解水制氢、CCUS等方面深度合作。公司15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已正式下线,具备2000Nm3/h以下多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技术,公司目前具备1GW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能力且可以实现随时批量化生产交付。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91/1.03/1.15元(原预测2023-2025年每股收益为0.97/1.21/-元),对应市盈率12.8/11.2/10.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氢能政策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