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银行业研究框架及2022A+2023Q1业绩综述:哪些银行业绩有望率先改善?-230503

文本预览:
上市银行2023Q1业绩概览 2023Q1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利润增速分别较2022A提升0.7pc、下降5.2pc至1.4%、2.4%(营收增速提升,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较高,或与新保险合同准则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保险收入确认原则、保险合同负债计量等方面有所调整,五大行22Q1收入数据相应重述有关)。拆分来看: 1)利息净收入:2023Q1共计23家披露息差数据,整体较22A收窄14bps至1.80%,主要受到23Q1按揭重定价的影响,息差承压使得利息净收入增速下降至-1.8%(较2022A下降4.8pc)。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上市银行整体收入增速较2022A下滑2pc至-4.8%。其中股份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相对较高(18.4%),收入增速下降至-13.8%。 3)资产质量: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1.27%),较2022A下降0.03pc,拨备覆盖率(245%),提升3.7pc。 4)拨备计提:资产质量相对稳健的情况下,拨备同比少提6.6%,支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 五大关注点详解 关注点一:净息差:23Q1哪些银行表现较好?未来趋势如何? 关注点二:未来哪些银行有进一步释放利润的空间? 贷款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覆盖率充足; 前几年已经持续加大非信贷拨备计提,安全垫充足。 关注点三:存款 理财赎回转化,带动规模较快增长,但对公活期增长承压; 定期化趋势下,成本仍相对刚性。 关注点四:小微竞争压力或有缓解 关注点五:财富管理、理财业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1)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 客户结构:对公(行业、区域);个人(经营性、消费、按揭); 定价水平:收益率、成本率。 2)同业业务 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往来:拆借、回购/买入返售; 同业之间的存放:同业存放/存放同业。 3)投资 债券类:交易性、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非标(旧准则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下):资管计划、信托收益权等。 IFRS9会计准则切换后,投资资产重分类为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 4)中间业务(不进资产负债表,仅反映在中间业务收入中) 托管、结算、银行卡、财富管理业务(理财、代销等)、证券承销及财务顾问等。(注:自2020年年报起,银行卡分期收入,已全部调整到“利息收入”) 5)理财业务*资管新规 非保本:表外,规模较高;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后,净值型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保本理财:资管新规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已基本消失; 结构性存款:2019年10月《结构性存款新规》出台,按存款入表管理,杜绝“假结构”,具备普通型衍生品资质的银行才可以发行,2020年以来要求规模不断压降。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滑,资产质量加速恶化; 2.大环境扰动,带动外需疲软,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3.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对银行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银行业研究框架及2022A+2023Q1业绩综述:哪些银行业绩有望率先改善?-230503(7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业研究框架及2022A+2023Q1业绩综述:哪些银行业绩有望率先改善?-230503(70页).pdf(7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银行业研究框架及2022A+2023Q1业绩综述:哪些银行业绩有望率先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市银行2023Q1业绩概览 2023Q1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利润增速分别较2022A提升0.7pc、下降5.2pc至1.4%、2.4%(营收增速提升,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较高,或与新保险合同准则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保险收入确认原则、保险合同负债计量等方面有所调整,五大行22Q1收入数据相应重述有关)。拆分来看: 1)利息净收入:2023Q1共计23家披露息差数据,整体较22A收窄14bps至1.80%,主要受到23Q1按揭重定价的影响,息差承压使得利息净收入增速下降至-1.8%(较2022A下降4.8pc)。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上市银行整体收入增速较2022A下滑2pc至-4.8%。其中股份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相对较高(18.4%),收入增速下降至-13.8%。 3)资产质量: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1.27%),较2022A下降0.03pc,拨备覆盖率(245%),提升3.7pc。 4)拨备计提:资产质量相对稳健的情况下,拨备同比少提6.6%,支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 五大关注点详解 关注点一:净息差:23Q1哪些银行表现较好?未来趋势如何? 关注点二:未来哪些银行有进一步释放利润的空间? 贷款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覆盖率充足; 前几年已经持续加大非信贷拨备计提,安全垫充足。 关注点三:存款 理财赎回转化,带动规模较快增长,但对公活期增长承压; 定期化趋势下,成本仍相对刚性。 关注点四:小微竞争压力或有缓解 关注点五:财富管理、理财业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1)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 客户结构:对公(行业、区域);个人(经营性、消费、按揭); 定价水平:收益率、成本率。 2)同业业务 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往来:拆借、回购/买入返售; 同业之间的存放:同业存放/存放同业。 3)投资 债券类:交易性、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非标(旧准则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下):资管计划、信托收益权等。 IFRS9会计准则切换后,投资资产重分类为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 4)中间业务(不进资产负债表,仅反映在中间业务收入中) 托管、结算、银行卡、财富管理业务(理财、代销等)、证券承销及财务顾问等。(注:自2020年年报起,银行卡分期收入,已全部调整到“利息收入”) 5)理财业务*资管新规 非保本:表外,规模较高;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后,净值型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保本理财:资管新规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已基本消失; 结构性存款:2019年10月《结构性存款新规》出台,按存款入表管理,杜绝“假结构”,具备普通型衍生品资质的银行才可以发行,2020年以来要求规模不断压降。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滑,资产质量加速恶化; 2.大环境扰动,带动外需疲软,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3.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对银行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