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江淮汽车-600418-盈利能力上升,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230504

文本预览:
江淮汽车(600418) 事件 江淮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77亿元,同比减少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5.82亿元,同比减少891.24%。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86亿元,同比增长10.26%;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51.00%。 核心观点 公司营收与利润增速转正,毛利率显著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与利润增速均实现转正,根据公司一季度报告,利润的好转主要为国际出口业务持续发力所致,2022年公司出口整车11.46万辆,同比增长55.88%,公司海外业务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同时公司毛利率不断上升,2023Q1公司毛利率为11.57%,同比上升4.64pct;2023Q1公司费用率为10.44%,同比下降0.12pct,较2022年全年水平下降2.18pct。 商用车业务受行业拖累,2023年有望实现复苏。2022年公司受商用车行业整体销量减少影响,商用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1.14亿元,同比下降31.58%;商用车业务2022年毛利率为8.85%,同比下降0.74pct。随着疫情对于经济影响的降低,商用车行业有望于2023年实现复苏,公司商用车业务规模有望实现正增长。 积极把握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机遇,同时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公司积极发力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推出了聚焦女性市场的花仙子、聚焦运动圈层的爱跑等车型,且公司2023年3月30日已注册成立钇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公司积极深化与外部优质企业的合作,根据公司年报,与大众合作方面,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已于2022年12月下线,研发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二、三期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按计划推进;与蔚来合作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整车13.58万辆,同比增长46.2%,自合作以来已累计交付超30万辆。 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发力新能源乘用车以及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0.30/495.33/56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4.56/5.87亿元,EPS分别为0.05/0.21/0.27元,基于2023年5月4日收盘价11.99元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38.71/57.42/44.6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超预期波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转型效果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亚前海证券-江淮汽车-600418-盈利能力上升,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2305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江淮汽车-600418-盈利能力上升,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2305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盈利能力上升,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江淮汽车(600418) 事件 江淮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77亿元,同比减少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5.82亿元,同比减少891.24%。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86亿元,同比增长10.26%;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51.00%。 核心观点 公司营收与利润增速转正,毛利率显著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与利润增速均实现转正,根据公司一季度报告,利润的好转主要为国际出口业务持续发力所致,2022年公司出口整车11.46万辆,同比增长55.88%,公司海外业务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同时公司毛利率不断上升,2023Q1公司毛利率为11.57%,同比上升4.64pct;2023Q1公司费用率为10.44%,同比下降0.12pct,较2022年全年水平下降2.18pct。 商用车业务受行业拖累,2023年有望实现复苏。2022年公司受商用车行业整体销量减少影响,商用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1.14亿元,同比下降31.58%;商用车业务2022年毛利率为8.85%,同比下降0.74pct。随着疫情对于经济影响的降低,商用车行业有望于2023年实现复苏,公司商用车业务规模有望实现正增长。 积极把握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机遇,同时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公司积极发力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推出了聚焦女性市场的花仙子、聚焦运动圈层的爱跑等车型,且公司2023年3月30日已注册成立钇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公司积极深化与外部优质企业的合作,根据公司年报,与大众合作方面,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已于2022年12月下线,研发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二、三期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按计划推进;与蔚来合作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整车13.58万辆,同比增长46.2%,自合作以来已累计交付超30万辆。 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发力新能源乘用车以及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0.30/495.33/56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4.56/5.87亿元,EPS分别为0.05/0.21/0.27元,基于2023年5月4日收盘价11.99元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38.71/57.42/44.6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超预期波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转型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