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计算机行业点评:中央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头雁”溢出效应将显现-230429

文本预览:
事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平安观点: 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和基础设施属性。ChatGPT发布以来,AIGC成为国内ICT领域关注的焦点,大模型无论在C端和B端的应用也都成为科技界热议的话题。在AIGC兴起之前,我们的所讨论的人工智能主要都是狭义的人工智能,模型一般只能处理一项或者几项任务,如博弈任务中的围棋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但是,通用AI将可以处理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做到跨领域、跨学科、跨任务和跨模态,能够应用更多场景,应用价值相较“狭义AI”更大。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发展成为“赋能”行业的基础设施。中共中央一直关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此前在2018年10月,中央政治局就专门针对人工智能主题组织了集体学习,之后国内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上都实现了明显提速。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到,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看重的就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属性,可以通过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提效降费以及应用创新。 通过创新生态的建设和完善,打造更为“高效、开放”的协作体系。创新生态对人工智能来讲,就是需要从底层算力到平台,从算法模型到最上层的应用开发者,都需要协同起来,集中各自优势实现突破,而不是各自为战、“重复造轮子”。在早期的“狭义人工智能”阶段,由于面向的场景较为单一,各主体在应用上交叉、融合度不高,各家搞出来的一些小的生态圈子,也还可以生存。但是,进入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整个产业生态链条上各环节的投入都十分巨大,技术更为复杂,不是某一个单独企业或者机构能够完成的,而且只有一些单点上的创新,对AI整体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按照科技部等6部委《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规〔2022〕199号)的要求,在生态创新方面,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高校参与场景创新,培育壮大专业机构并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2)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主体将持续发布场景清单,举办场景创新活动,并拓展场景对接渠道。后续,企业、政府和专业机构在内的各主体,如果能够在场景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协作,国内人工智能从“算法”到“场景落地”的周期将大为缩短,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快释放。 新技术的“双刃剑”问题在冒头,技术向善需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任何创新在早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果不做引导和规范,走上“邪路”的可能性非常大。通用人工智能由于其更接近人类的智慧,随着其能力的增强,甚至能够部分替代人类的决策,比如自动驾驶、智慧诊断等。但是,如果对人工智能不做任何约束,其带来的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会放大。相较而言,全球和国内在法律规范、技术规制等方面的工作还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续需要持续规范。以ChatGPT为例,部分国家开始担心其可能被用于破坏社会稳定、网络攻击、窃取知识产权等,出台了规范法律法规,部分国家甚至禁用。因此,对我们来讲,通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不能给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造成伤害。中共中央此次提到要重视防范风险,相信后续相关机构和主体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将投入更多力量,保证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更好“为我所用”。 投资建议: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2022年年底以来AIGC的快速走向火爆,让人们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巨大的应用潜力。后续随着其“头雁”效应的显现,通用人工智能将赋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随着我们在生态场景创新和安全性等方面工作的加强,通用AI落地将提速。我们持续看好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算力方面,推荐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中科曙光和源杰科技,关注寒武纪和景嘉微;应用方面,推荐科大讯飞、金山办公;安全方面,强烈推荐启明星辰,推荐深信服和绿盟科技。 风险提示:1)合规风险上升。通用人工智能处在发展的早期,技术自身的漏洞以及不当应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如果监管趋严,可能对技术后续落地带来负面影响。2)技术创新不及预期。通用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产物,国内技术积累和研发同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如果后续研发投入不足或者方向出现偏差,可能对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造成迟滞影响。3)供应链风险。通用人工智能未来有希望成为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但是我国算力、平台和算法都不同程度依赖国际产业链,如果后续西方国家管制趋严,供应链风险将加剧。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计算机行业点评:中央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头雁”溢出效应将显现-2304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计算机行业点评:中央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头雁”溢出效应将显现-2304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计算机行业点评:中央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头雁”溢出效应将显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平安观点: 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和基础设施属性。ChatGPT发布以来,AIGC成为国内ICT领域关注的焦点,大模型无论在C端和B端的应用也都成为科技界热议的话题。在AIGC兴起之前,我们的所讨论的人工智能主要都是狭义的人工智能,模型一般只能处理一项或者几项任务,如博弈任务中的围棋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但是,通用AI将可以处理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做到跨领域、跨学科、跨任务和跨模态,能够应用更多场景,应用价值相较“狭义AI”更大。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发展成为“赋能”行业的基础设施。中共中央一直关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此前在2018年10月,中央政治局就专门针对人工智能主题组织了集体学习,之后国内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上都实现了明显提速。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到,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看重的就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属性,可以通过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提效降费以及应用创新。 通过创新生态的建设和完善,打造更为“高效、开放”的协作体系。创新生态对人工智能来讲,就是需要从底层算力到平台,从算法模型到最上层的应用开发者,都需要协同起来,集中各自优势实现突破,而不是各自为战、“重复造轮子”。在早期的“狭义人工智能”阶段,由于面向的场景较为单一,各主体在应用上交叉、融合度不高,各家搞出来的一些小的生态圈子,也还可以生存。但是,进入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整个产业生态链条上各环节的投入都十分巨大,技术更为复杂,不是某一个单独企业或者机构能够完成的,而且只有一些单点上的创新,对AI整体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按照科技部等6部委《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规〔2022〕199号)的要求,在生态创新方面,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高校参与场景创新,培育壮大专业机构并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2)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主体将持续发布场景清单,举办场景创新活动,并拓展场景对接渠道。后续,企业、政府和专业机构在内的各主体,如果能够在场景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协作,国内人工智能从“算法”到“场景落地”的周期将大为缩短,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快释放。 新技术的“双刃剑”问题在冒头,技术向善需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任何创新在早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果不做引导和规范,走上“邪路”的可能性非常大。通用人工智能由于其更接近人类的智慧,随着其能力的增强,甚至能够部分替代人类的决策,比如自动驾驶、智慧诊断等。但是,如果对人工智能不做任何约束,其带来的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会放大。相较而言,全球和国内在法律规范、技术规制等方面的工作还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续需要持续规范。以ChatGPT为例,部分国家开始担心其可能被用于破坏社会稳定、网络攻击、窃取知识产权等,出台了规范法律法规,部分国家甚至禁用。因此,对我们来讲,通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不能给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造成伤害。中共中央此次提到要重视防范风险,相信后续相关机构和主体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将投入更多力量,保证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更好“为我所用”。 投资建议: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2022年年底以来AIGC的快速走向火爆,让人们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巨大的应用潜力。后续随着其“头雁”效应的显现,通用人工智能将赋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随着我们在生态场景创新和安全性等方面工作的加强,通用AI落地将提速。我们持续看好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算力方面,推荐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中科曙光和源杰科技,关注寒武纪和景嘉微;应用方面,推荐科大讯飞、金山办公;安全方面,强烈推荐启明星辰,推荐深信服和绿盟科技。 风险提示:1)合规风险上升。通用人工智能处在发展的早期,技术自身的漏洞以及不当应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如果监管趋严,可能对技术后续落地带来负面影响。2)技术创新不及预期。通用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产物,国内技术积累和研发同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如果后续研发投入不足或者方向出现偏差,可能对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造成迟滞影响。3)供应链风险。通用人工智能未来有希望成为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但是我国算力、平台和算法都不同程度依赖国际产业链,如果后续西方国家管制趋严,供应链风险将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