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万丰奥威-002085-Q1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上升-230501

文本预览:
万丰奥威(002085) 事件 2023 年 4 月 27 日,万丰奥威发布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3.49%;实现归母净利润 2.24亿元,同比增长 26.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同比增长25.07%。 核心观点 “双引擎”战略成效显现, Q1 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稳步推进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战略, 2023年 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3.49%;实现归母净利润2.24 亿元,同比增长 26.94%,公司业绩维持稳健增长势头。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后续增长确定性较高,截至 2023 年 Q1,公司合同负债为10.17 亿元,较 2022 年年底上升 1.45 亿元。 毛利率不断上升,负债率持续优化。 随着毛利率更高的镁合金业务占比的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有望持续上升, 2023 年 Q1 公司的毛利率为21.40%,同比上升 1.92pct。同时公司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率, 2023 年 Q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1.94%,较 2022 年年末下降 2pct。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公司财务费用率也随之下降, 2023 年 Q1 公司财务费用率为 2.02%,同比下降 0.32pct。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对于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优化,公司的财务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持续开拓成长空间。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方面,公司卡位新能源赛道,与主流新能源车企开展战略合作,同时优化价格结算联动机制,加强大宗物资采购和原材料库存管控,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方面,公司积极进行战略布局,随着国内通航市场发展,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及品牌知名度提前占据市场优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2.84/203.67/227.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9/11.82/13.34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的 EPS 分别为 0.47/0.55/0.62 元/股。基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收盘价 6.09 元,对应的PE 分别为 13.06/11.04/9.7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及汇率波动
展开>>
收起<<
《东亚前海证券-万丰奥威-002085-Q1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上升-2305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万丰奥威-002085-Q1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上升-2305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Q1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上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万丰奥威(002085) 事件 2023 年 4 月 27 日,万丰奥威发布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3.49%;实现归母净利润 2.24亿元,同比增长 26.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同比增长25.07%。 核心观点 “双引擎”战略成效显现, Q1 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稳步推进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战略, 2023年 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3.49%;实现归母净利润2.24 亿元,同比增长 26.94%,公司业绩维持稳健增长势头。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后续增长确定性较高,截至 2023 年 Q1,公司合同负债为10.17 亿元,较 2022 年年底上升 1.45 亿元。 毛利率不断上升,负债率持续优化。 随着毛利率更高的镁合金业务占比的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有望持续上升, 2023 年 Q1 公司的毛利率为21.40%,同比上升 1.92pct。同时公司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率, 2023 年 Q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1.94%,较 2022 年年末下降 2pct。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公司财务费用率也随之下降, 2023 年 Q1 公司财务费用率为 2.02%,同比下降 0.32pct。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对于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优化,公司的财务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持续开拓成长空间。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方面,公司卡位新能源赛道,与主流新能源车企开展战略合作,同时优化价格结算联动机制,加强大宗物资采购和原材料库存管控,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方面,公司积极进行战略布局,随着国内通航市场发展,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及品牌知名度提前占据市场优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2.84/203.67/227.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9/11.82/13.34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的 EPS 分别为 0.47/0.55/0.62 元/股。基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收盘价 6.09 元,对应的PE 分别为 13.06/11.04/9.7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及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