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海力风电-301155-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2022年暂遇低点,2023年放量可期-230429

《东亚前海证券-海力风电-301155-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2022年暂遇低点,2023年放量可期-2304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海力风电-301155-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2022年暂遇低点,2023年放量可期-2304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2022年暂遇低点,2023年放量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海力风电(301155) 事件 2022 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16.33 亿元(同比-70.09%),归母净利润0.82 亿元(同比-81.57%),扣非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95.57%)。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 5.01 亿元(同比+226.79%),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32.34%),扣非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1658.03%)。 点评 2022 年公司业绩受到海风装机小年的影响较为明显。 分产品来看, 2022 年风电塔筒的收入为 3.37 亿元(同比-82.51%),销量为 104 套(同比-83.03%),单价为 324.14 万元/套(同比+3.11%),毛利率为 10.63%(同比-17.33pct)。 2022 年桩基的收入为 12.49 亿元(同比-63.31%),销量为 111 套(同比-71.32%),单价为 1125.18 万元/套(同比+27.94%),毛利率为 13.58%(同比-14.88pct)。由于 2021 年海风“抢装潮”高基数影响、 2021 年招标量低迷、 2022 年疫情扰动交付期等, 2022 年海风装机量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海风塔筒会面临产品规格升级和运输难度增加等困难,收入和销量下滑幅度更大。受海风装机不景气的影响,公司全年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下滑。由于风电需求低迷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均较低,成本端均承受较大压力,毛利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2023 年海风装机有望大幅增长,海风产业链步入景气区间。 据不完全统计, 2022 年中国海风招标量达到 22.26GW,为 2023 年海风装机量快速反弹铺垫基础。 GWEC 预计, 2023 年~2025 年中国海风装机量有望维持在 10GW 以上水平。中国海风装机量的渗透率和景气度预计进入上升阶段。作为海风塔筒和桩基行业龙头, 2023Q1 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反弹,侧面反映出 2022 年海风招标量高企对 2023 年海风装机景气度的拉升作用。另外, 2023Q1 公司的毛利率为 15.48%(同比+8.81pct),原因系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以及发货量的增长。 产能扩张+全国化生产基地布局,公司有望引领海风塔筒和桩基行业复苏。 海风塔筒和桩基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头部企业的先发优势明显。在风机大型化和深远海趋势下,海风塔筒和桩基的产能升级难度非线性增长,且产品运输枢纽码头资源愈发重要和稀缺。海风产业链升级加速供给侧出清,使得市场份额趋向于头部企业。未来三年内,公司计划新增南通小洋口基地、启东吕四港基地、盐城滨海基地、山东东营基地、山东乳山基地、海南洋浦基地等,各基地分布于如东、启东、滨海、东营、乳山、儋州等沿海地区。生产基地的全国化布局,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公司的成本控制优势和生产供应能力,形成较强的产业护城河,使得公司能够具有较强的议价权和市场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伴随公司生产基地的投产和新增产能的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充分受益于海风景气上行。预计 2023/2024/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7/13.85/17.44 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3.94/6.37/8.02 元/股。以 2023 年 4月 28 日收盘价 74.47 元为基准,对应 PE 分别为 18.88/11.69/9.29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相关技术工艺变革、海上风电相关政策变动、极端天气频发、生产基地建设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