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垒知集团-002398-Q1业绩下滑,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230430

文本预览:
垒知集团(002398)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收入7.80亿元,同减11.6%;归母净利0.48亿元,同减13.4%;EPS0.07元,同减12.5%。23Q1外加剂业务实现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3Q1公司营收净利均有下滑,现金净流出规模扩大。2023Q1公司实现营收7.80亿元,同减11.6%;归母净利0.48亿元,同减13.4%;EPS0.07元,同减12.5%。23Q1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规模大幅增加,主要系一季度销售回款减少所致。 23Q1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同比基本维稳。2023Q1公司毛利率为20.16%,同比小幅增长0.15pct,环比22Q4下滑5.28pct;归母净利率为6.15%,同减0.13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52%,同增1.6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9%/4.40%/4.60%/0.73%,同比分别变动0.61/0.48/0.43/0.16pct。 23Q1外加剂业务实现增长,商砼及“建研+”业务有所拖累。2023Q1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0.8%,减水剂下游需求出现好转。同时Q1主要原材料环氧乙烷单吨价格同比下降,外加剂行业成本端压力减轻。成本压力减轻叠加下游需求好转,Q1公司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但Q1公司商砼业务受到部分区域需求疲软和下游回款的影响,同时Q1公司对“建研+”业务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业绩表现。 业务线更清晰,三大业务齐发力。2023年,公司将聚焦检测技术服务、外加剂新材料和“建筑+互联网”领域,提升检测业务和外加剂业务在各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水平,并依托科技和产业优势,打造产业级供应链电商平台“建研家商城”,助力建筑行业优化和升级。 估值 Q1公司业绩下滑,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48.8、56.5、65.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5、4.0、4.6亿元;EPS分别为0.49、0.56、0.6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垒知集团-002398-Q1业绩下滑,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2304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垒知集团-002398-Q1业绩下滑,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2304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Q1业绩下滑,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垒知集团(002398)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收入7.80亿元,同减11.6%;归母净利0.48亿元,同减13.4%;EPS0.07元,同减12.5%。23Q1外加剂业务实现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3Q1公司营收净利均有下滑,现金净流出规模扩大。2023Q1公司实现营收7.80亿元,同减11.6%;归母净利0.48亿元,同减13.4%;EPS0.07元,同减12.5%。23Q1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规模大幅增加,主要系一季度销售回款减少所致。 23Q1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同比基本维稳。2023Q1公司毛利率为20.16%,同比小幅增长0.15pct,环比22Q4下滑5.28pct;归母净利率为6.15%,同减0.13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52%,同增1.6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9%/4.40%/4.60%/0.73%,同比分别变动0.61/0.48/0.43/0.16pct。 23Q1外加剂业务实现增长,商砼及“建研+”业务有所拖累。2023Q1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0.8%,减水剂下游需求出现好转。同时Q1主要原材料环氧乙烷单吨价格同比下降,外加剂行业成本端压力减轻。成本压力减轻叠加下游需求好转,Q1公司外加剂业务表现较好。但Q1公司商砼业务受到部分区域需求疲软和下游回款的影响,同时Q1公司对“建研+”业务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业绩表现。 业务线更清晰,三大业务齐发力。2023年,公司将聚焦检测技术服务、外加剂新材料和“建筑+互联网”领域,提升检测业务和外加剂业务在各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水平,并依托科技和产业优势,打造产业级供应链电商平台“建研家商城”,助力建筑行业优化和升级。 估值 Q1公司业绩下滑,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48.8、56.5、65.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5、4.0、4.6亿元;EPS分别为0.49、0.56、0.6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