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

上传日期:2023-04-28 18:34:16 / 研报作者:钟正生范城恺李枭剑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pdf
大小:1.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

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230428(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观点:   何为“安倍经济学”?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后,启动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旨在摆脱通货紧缩,实现2%的通胀目标,并提振日本经济,日本媒体和学者将其称为“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具体包括:第一支箭——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量化质化宽松政策”、负利率政策、YCC政策等。第二支箭——灵活的财政政策。在保持政府支出稳定的前提下,对收入和支出两端做结构性调整。第三支箭——结构性改革。包括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地方发展、基础设施等十四个方面。   如何评价“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实施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2013年开始日本经济持续温和回升,资产价格也逐步回暖。不过,安倍经济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安倍上台后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日本经济虽未出现明显衰退,但整体经济增速仍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另一方面,尽管安倍经济学初步扭转了日本长期通缩的趋势,但其所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并未实现。总的来看,虽然“安倍经济学”或许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成功”仍相差甚远。   “安倍经济学”为何失效?1)对外部门: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并未推动日元持续贬值,而全球经济的低迷叠加日元的“韧性”,令日本出口并未得到提振。2)企业部门:日本国内自然资源匮乏、老龄化等现象难以改变、企业向外扩张加快、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均限制了政策生效。3)居民部门:一方面,日本民众在资产泡沫破灭后中形成的谨慎消费习惯难被政策改变。另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中消费税改革不合理、工资增长缓慢、资产价格上涨并未带来财富效应等,也在抑制居民消费意愿。4)金融机构:日本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息差收窄,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收不增利”,同样抑制了其放贷意愿。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近年来的日本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制度、文化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但通过对安倍政府执政以来日本经济形势的回顾,以及“安倍经济学”失效的分析,仍能为中国提供宝贵的经验:一是,汇率与出口并非单向的因果关系,“政策宽松——货币贬值——出口增加”的传导路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愈发重要。在一国潜在增长率下行时期,积极推行结构效应更强的财政政策、以及更能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政策,不仅有助于改善一国的长期增长前景,也能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应。三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相对于常规货币政策其效果要打折扣。四是,结构性问题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未来中国需在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贫富差距等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出台更多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