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

上传日期:2023-04-28 15:47:28 / 研报作者:张涵罗笛箫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pdf
大小:2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

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
文本预览:

《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林洋能源-6012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2304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鑫证券《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电表根基稳固,储能+N型电池高速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林洋能源(601222)   事件   林洋能源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下降6.66%;实现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下降8.00%;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8.22%,环比下降20.6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0.03%,环比增长61.01%。   投资要点   光伏发电+EPC短期承压,看好组件降价业务修复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下降6.66%;实现归母净利润8.56亿,同比下降8.00%;毛利率为36.29%,同比增长0.94pct;净利率为17.48%,同比下降0.12pct;期间费用率为13.70%,同比下降2.1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上升0.32/2.30/0.28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5.07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降低主要系可转债转股及汇兑收益增加所致。同时,2022年公司转让部分存量带补贴电站,优化电站资产结构,回笼现金流,截至2022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和理财合计63.8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30%,健康财务支撑公司新能源长期规划。2022年,公司电能表、系统类产品及配件/光伏发电/光伏EPC/储能、节能业务分别收入22.33/13.18/4.85/4.26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1.15%/-9.32%/-67.20%/+568.65%。受产业链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光伏电站开工滞后,并网量缩减,EPC利润承压,发电和EPC业务显著拖累公司业绩。目前公司项目储备饱满,截至2022年底累计储备项目超6GW,已开工项目达700MW,看好随组件价格回落,压制因素消除,公司光伏业务体量和盈利能力得以修复。   推进产业布局,储能+N型电池快速成长   储能进入高速成长期。2022年,公司储能业务迅猛发展,相关营收达4.26亿元,同比增幅达568.65%。目前亿纬林洋(林洋持股35%)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已竣工投产;林洋亿纬(林洋持股85%)1.5GWhPACK线已投产,2023年内计划投产二期PACK线,届时年产能将达到3GWh;公司还与华为合作研发储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力争三年累计交付不少于6GWh储能系统,目前储备项目资源已超5GWh。N型电池有望年内形成GW级出货。2022年,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目前项目一期工厂已封顶,计划一期1阶段6GW于2023年7月通线流片,一期2阶段6GW将于2024年中投产。氢能进行战略储备。合资公司发布全自动并/离网SAK1600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产氢量可达500Nm3/h。   智能电表在两网中标增长,海外市场大步迈进   1)国内市场:两网合计中标11.7亿元,同比增长25.74%,其中国网电能表中标8.56亿,南网计量产品框架招标项目中标3.14亿;2)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公司与兰吉尔合作深耕西欧与亚太市场,实现智能电表销量超145万台;在中东市场出口智能电表约100万台,巩固沙特市场份额,积极拓展阿曼、科威特等市场;在韩国市场交付智能电表约110万台;在中东欧市场通过全资子公司ELGAMA交付智能电表超80万台。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92.25、158.12、215.48亿元,EPS分别为0.57、0.76、0.9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6、10.2、8.3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中标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反弹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