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

上传日期:2023-04-28 14:43:57 / 研报作者:刘雯蜀郑毅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pdf
大小:1.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

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2304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新点软件第一季度业绩点评报告:Q1业绩符合预期,传统招采软件龙头抢占百亿市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点软件(688232)   投资要点   2023年04月27日,新点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4.03%;公司归母净利润-0.8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0.50亿元。   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在招采电子化大势所驱之下,公司作为传统招采软件行业龙头,凭藉强劲的软件技术与积累的项目经历,公司已逐步将先发优势扩展至第三方招采软件市场。   投资要点   自建自营第三方招采平台抢占百亿市场,打开招采业务收入第二成长曲线   基于自建招采平台高成本、低使用频率等痛点,透过第三方招采平台进行招采业务将成为更多企业以及金额以下政府项目的首选。根据我们测算,2022-2025年第三方招采平台招标服务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8.66%,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时达216.39亿,远超传统招采软件42.6亿的市场规模。   新点软件自建自营的SaaS化招采平台—“新点电子交易平台”于2022年完成5个省份盐碱地的突破,新增专区数量近100个,同比增长28%,累计开设专区近300个;平台交易标段数量、招标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40%。   我们认为公司专业的招采业务经验、强大的软件平台运营能力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是公司率先抢占百亿市场的三大核心驱动力。短期内看好公司第三方招采平台能打开招采业务收入第二成长曲线,长期有望成为第三方招采平台龙头。   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正式上路,公司以龙头之姿响应招采软件平台建设需求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意见明确表示,将在2022年10月31日前全面推动招标、投标、开标等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并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着力破除招采过程中所有歧视、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   在政策的指引下,政府部门及地方企业持续加速招采流程的线上布署,伴随过往大量已被内定的招采项目逐渐释放,市场中需要进行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数量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截至2022年底,公司新增公共资源交易相关项目近500个,累计承接大型央企、国企的电子招标采购平台50余个。   我们认为,新点软件作为招采行业龙头,具备远超竞品公司的样本案例和实战经验,甚至可以做到比客户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在招采软件平台建设需求激增的趋势下,公司先发优势显著,看好未来招采项目类营收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政策助推政务数字化转型,公司数据整合力、业务协同性奠定收入增长基础   智慧政务领域,公司通过横向把控各大政府单位的底层数据,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出发点,将各政府部门数据的整合使招采,政务,数字建筑的底层架构环环相扣,发挥纽带作用,从而增强用户粘性。未来,公司有望享受《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政策带来的红利,随行业发展逐步迎来高光时刻。公司2022年新增省级平台案例23个,承接智慧政务项目近1,500个,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字建筑领域,公司依托智慧政务的资源禀赋,已成功开发了“互联网+智慧住建”平台产品。未来将以解决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和成本管控的痛点为核心,发挥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业务间协同效应为策略,采用顺应政企联动和应用软件协同等方式,向建筑企业做业务延伸,创造其他领域的商业机会。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围绕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领域开展业务。在政策支持、行业趋势以及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三者共同驱动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30/42.36/49.98亿元,同比增长24.99%/19.99%/18.00%,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1/8.68/9.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63%/18.69%/14.77%,对应EPS为2.22/2.63/3.02元,对应2023年23.5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投入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