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

上传日期:2023-04-27 17:35:09 / 研报作者:曹旭特李起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pdf
大小:1.4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

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
文本预览:

《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230425(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申港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专题报告:于无声处听惊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摘要:   我们认为2001年后我国经历了2轮完整的金融周期,每轮时间跨度为10年左右,目前正处于第三轮金融周期的正常期。通过回顾每轮金融周期不同阶段的大类资产价格,我们发现在每轮金融周期的高涨期内,债券表现最差,但权益类资产和房地产表现也未能匹配信用扩张速度。随后在正常期低谷前,债券将迎来牛市,而权益类资产和房地产将走弱。跨过正常期的低谷,权益类资产将迎来触底后的反弹,且反弹幅度大于房地产,而债券则开始进行调整。   一、金融周期的划分   我们选择季度M2/GDP作为表征变量,并利用HP滤波器(参数设定为1600)得到波动项,以此作为金融周期的振幅。根据波动项与其标准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将金融周期划分为高涨期、正常期和衰退期。   第一轮:2001年3月-2009年6月。高涨期位于2001年3月-2004年9月,正常期位于2004年12月-2006年6月,衰退期位于2006年9月-2009年6月。   第二轮:2009年9月-2019年12月。高涨期位于2009年9月-2010年12月,正常期位于2011年3月-2017年6月,衰退期位于2017年9月-2019年12月。   第三轮:2020年3月至今。高涨期位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正常期自2021年6月至今。   二、是谁在推动金融周期   为了明晰我国各轮金融周期的推动力量,我们将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进行了比较。利用类似的处理方法,我们提取了三大部门杠杆率的波动项。   高涨期三大部门共同扩张。从振幅大小来看,在金融周期的高涨期和衰退期,我们往往能观察到三大部门杠杆率相对于趋势的同步扩张。如2001年3月-2004年9月、2009年9月-2010年12月。   正常期、衰退期三大部门角色分化。在正常期和衰退期,三大部门杠杆率振幅方向并不一致。在2006年6月-2009年9月的衰退期,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大缩短了该阶段的持续时间,政府承担了关键的逆周期调节任务,在金融周期中逆流而上。在2011年3月-2017年6月的正常期,政府同样承担了稳增长的职能,振幅方向与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背离。在2021年6月至今的正常期,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意愿大幅走弱,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振幅逐步减弱,政府部门杠杆率振幅保持稳定。2001年3月至今,每轮金融周期中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振幅有逐渐衰减的趋势,而政府部门杠杆率振幅则保持相对稳定,反映出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推动金融周期继续扩张的意愿和能力近年来逐步减弱。   三、金融周期中的GDP增速   金融周期波动项与GDP增速中枢基本匹配。在过去两轮金融周期的高涨期,GDP增速也随之冲高。正常期GDP增速则随金融周期振幅回落而向下调整。衰退期则通常伴随着GDP增速的走低。   振幅领先GDP增速。从位置来看,金融周期波峰和波谷通常领先GDP增速2-4个季度。   四、金融周期中的资产价格   我们考察了过去两轮金融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资产价格,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择以下指标分别表征不同大类资产价格走势:   权益类资产——万得全A   固收类资产——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房地产——商品房销售均价   通过回顾截至到目前的三轮金融周期,我们发现在每轮金融周期的高涨期内,债券表现最差,但权益类资产和房地产表现也未能匹配信用扩张速度。随后在正常期低谷前,债券将迎来牛市,而权益类资产和房地产将走弱。跨过正常期的低谷,权益类资产将迎来触底后的反弹,且反弹幅度大于房地产,而债券则开始进行调整。   风险提示:居民扩表意愿弱于预期、企业扩产意愿不及预期、海外需求收缩幅度超预期、政策风险、周期划分误差、参数选择误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