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央国企改革为何值得关注?-230426

文本预览: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中特估”或仍大有可为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中央国有企业平均总市值远高于其他属性的企业,规模优势显著。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在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以及国防军工行业的数量最多,国企整体在煤炭、非银行金融、钢铁、交通运输、银行、房地产和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中占比均超50%;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在石油石化、建筑、国防军工等6个行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超50%,国企在建筑、煤炭、钢铁等17个行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整体来看,央企在传统行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中的数量占比和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在稳定经济社会大局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 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更侧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覆盖8万多家国有企业,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明确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代营业收入利润率,新增营业现金比率,反映国改思路更注重发展质量。 随着国企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中特估”概念或仍大有可为。截止2022年三季度,中央国有企业的ROE中位数为6.59%,超过全部A股和地方国有企业,优化后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新增ROE指标,未来中央企业ROE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估值方面,截止2023年4月20日,中证央企指数的市盈率为10.63倍,低于万得全A,仍是A股的估值洼地。在股息率方面,截止2023年4月20日,中证央企指数的股息率(TTM)为3.28%,高于万得全A,并且长期领先。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简称“结构调整”)以国资委下辖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综合评估其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投入、国际业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反映央企结构调整板块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该指数成分股市值偏大,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相关行业,受公募资金青睐。该指数股息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点,收益率和夏普比均高于上证50和沪深300,业绩表现良好。 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 2018年10月19日,华夏基金成立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基金代码“512950”,场内简称“央企改革ETF”),跟踪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截止2023年4月20日,该基金的基金规模为61.47亿元。 2018年11月14日,华夏基金成立了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A/C(基金代码“006196.OF/006197.OF”),通过投资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来实现对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的紧密跟踪。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指数历史数据分析,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失效。
展开>>
收起<<
《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央国企改革为何值得关注?-23042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央国企改革为何值得关注?-23042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央国企改革为何值得关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中特估”或仍大有可为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中央国有企业平均总市值远高于其他属性的企业,规模优势显著。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在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以及国防军工行业的数量最多,国企整体在煤炭、非银行金融、钢铁、交通运输、银行、房地产和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中占比均超50%;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在石油石化、建筑、国防军工等6个行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超50%,国企在建筑、煤炭、钢铁等17个行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整体来看,央企在传统行业、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中的数量占比和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在稳定经济社会大局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 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更侧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覆盖8万多家国有企业,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明确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代营业收入利润率,新增营业现金比率,反映国改思路更注重发展质量。 随着国企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中特估”概念或仍大有可为。截止2022年三季度,中央国有企业的ROE中位数为6.59%,超过全部A股和地方国有企业,优化后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新增ROE指标,未来中央企业ROE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估值方面,截止2023年4月20日,中证央企指数的市盈率为10.63倍,低于万得全A,仍是A股的估值洼地。在股息率方面,截止2023年4月20日,中证央企指数的股息率(TTM)为3.28%,高于万得全A,并且长期领先。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简称“结构调整”)以国资委下辖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综合评估其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投入、国际业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反映央企结构调整板块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该指数成分股市值偏大,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相关行业,受公募资金青睐。该指数股息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点,收益率和夏普比均高于上证50和沪深300,业绩表现良好。 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 2018年10月19日,华夏基金成立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基金代码“512950”,场内简称“央企改革ETF”),跟踪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截止2023年4月20日,该基金的基金规模为61.47亿元。 2018年11月14日,华夏基金成立了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A/C(基金代码“006196.OF/006197.OF”),通过投资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来实现对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的紧密跟踪。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指数历史数据分析,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