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方邦股份-688020-2022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品验证顺利,静待业绩拐点-230425

《东方财富证券-方邦股份-688020-2022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品验证顺利,静待业绩拐点-2304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方邦股份-688020-2022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品验证顺利,静待业绩拐点-2304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2022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品验证顺利,静待业绩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方邦股份(688020) 【投资要点】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3 亿元,同比增长 6.89%, 实现归母净利润-0.68 亿元,同比下滑 305.5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 亿元,同比下滑 653.01%; 2023 年 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76 亿元,同比下滑 20.70%,实现归母净利润-0.22 亿元,同比下滑 72.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7 亿元,同比下滑 70.93%。 下游需求下滑、新产能投产等使业绩承压严重,静待财务指标拐点的出现。 对公司两大业务分别分析, 22 年公司电磁屏蔽膜实现营收 1.83亿元,同比下滑 22.78%,毛利率为 57.27%,同比下滑 6.4pct, 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终端销售疲软,导致公司电磁屏蔽膜业务业绩下滑严重; 22 年公司铜箔业务实现营收 1.23 亿元,同比增长 154.57%,主要是公司销售量大幅增长所致,但是由于公司产品单价、产能利用率、良率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叠加未形成规模效应而生产成本过高,公司铜箔业务出现较大亏损, 22 年毛利率为-14.03%。 除了上述影响业绩的因素以外,总部及生产基地的投产带来相应折旧等费用增加以及较高的研发投入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拖累, 22 年公司研发投入 0.61 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 19.46%, 公司利润短期严重承压。 我们预期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的逐步复苏、铜箔业务结构调整以及规模化效应显现叠加新产品验证结果落地,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巨大。 新品有序验证落地, 各类材料国产替代路径较为顺畅。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目前正在进行客户认证,送样品质稳定,某宽幅产品已通过部分载板厂商的物性、工艺测试,并通过了部分终端的首轮验证,未来产品通过验证后,有望打破日本三井金属的垄断; FCCL(挠性覆铜板) 是制备柔性电路板的基材,目前正在进行小批量量产工作,常规FCCL 已在 2022 年三、四季度落实小额订单, 极薄 FCCL 目前仍处于客户测试认证阶段,未来放量后有望打破日本东丽和住友的垄断; 电阻薄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声学部件,目前处于客户认证阶段,部分产品已通过相关客户的基本物性及工艺测试、批量稳定性测试,终端认证正在进行; PET 铜箔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负极集流体, 目前,公司 PET 铜箔已向部分下游客户进行了送样。 各类新品材料的放量将打破日本的垄断局面,实现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开启公司新的成长曲线,逐步实现盈利修复。 【投资建议】 鉴于下游需求的恢复节奏相对较慢,同时公司新产品目前处于验证阶段,放量还需时间, 我们小幅下调公司 2023 年的营业收入至 4.97 亿元, 2024年随着新品释放以及需求好转,我们小幅上调 2024 年营收至 8.88 亿元,预计 2025 年营业收入为 14.84 亿元, 鉴于新品导入阶段规模效应无法体现,毛利率相对较低,我们下调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 0.18/1.08亿元, 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8 亿元, 2023/2024/2025 年 EPS 分别为 0.23/1.35/3.22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41/40/17 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 竞争加剧影响整体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