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230423

文本预览:
事件: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大多为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2022年是4.29、2021年是4.30,据此今年可能是4.28),主题通常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延续近期基调,强化稳信心等各种“稳”、更突出改革、难有强刺激,具体有7看点。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或不公布通稿),都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过往看,4月政治局会议多延续“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不过,近5年看,只有2022年4月没有明显变化,2018-2021年这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是转向,其中: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市场也因此预期政策可能要收紧;2020年4月,疫情爆发,转为全面宽松;2019年4月,原本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六稳”、删掉去杠杆);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3月底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扩内需”。具体到今年4月,一季度GDP增长4.5%、总量无忧,但结构分化、尤其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仍明显,加之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预计本次会议将延续近期基调、不会有本质变化。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我们对4月政治局会议做出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鉴于一季度GDP超预期,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大定调,可能和4.18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一样,使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之类的表述;同时,应也会强调内外部压力大,比如“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等表述。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鉴于今年GDP增速大概率将高于5%左右的目标,预示强刺激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将继续强调稳信心、稳就业等各种“稳”,并延续4.7国常会等会议说法,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以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此外,4.21深改委会议强调今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重要抓手,并要求“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对应本次可能会进一步突出改革。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3.17《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央地已密集调研,4.21深改委会议也强调“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此外,也可能会强调“每一位同志都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真抓实干”。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8大重点任务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实际看,近几个月以来已有不少积极信号,如4.21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过往看一般2-3个月内会出台);4.19发改委提到“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加快落地;2.28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多家民企负责人参会等。 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样,应会继续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抓手还是促消费、扩投资、扩基建、稳地产、稳外贸。鉴于当前地产恢复并未超季节性、且3月以来有放缓迹象,预计对地产表态可能更加积极、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差异化放松可期,如4.12住建部提及“房地产和建筑业是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4.10北京房山区已边际松地产。此外,消费方面,可能会加上4.15总书记《求是》文章和4.19发改委发布会所提“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等。 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3月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升至19.6%,为近年来次高点,指向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结构性就业压力仍大。4.14和4.7两次国常会也均提及研究稳就业政策,尤其是稳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就业。 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4.15总书记《求是》发文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预计本次会议将对粮食、科技、能源等安全链和“卡脖子”相关领域进一步做出部署。此外,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入表等相关表述。 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预计财政延续积极、节奏前置,货币延续宽松、结构性为主,关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情况、专项债发行进度(很可能上半年发完)。 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近期高层多次提及改革开放,包括4.21深改委会议、4.10总书记广东调研、3.30总理参加中外企业家对话会等。其中,国内改革重点在4.21深改委会议提到的科技、国企、民企等,对外开放重点在稳外资的举措,以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进展。 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4.12银保监会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机构改革、提升监管能力等”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4.4央行表示其“两项中心任务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实际看,4月以来监管部门连发3项资本市场改革和自律要求(独董、证券和公募基金行业)。年内继续关注新设机构的细节,包括组建的具体方案和主要负责人,关注可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2304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230423(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大多为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2022年是4.29、2021年是4.30,据此今年可能是4.28),主题通常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延续近期基调,强化稳信心等各种“稳”、更突出改革、难有强刺激,具体有7看点。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或不公布通稿),都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过往看,4月政治局会议多延续“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不过,近5年看,只有2022年4月没有明显变化,2018-2021年这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是转向,其中: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市场也因此预期政策可能要收紧;2020年4月,疫情爆发,转为全面宽松;2019年4月,原本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六稳”、删掉去杠杆);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3月底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扩内需”。具体到今年4月,一季度GDP增长4.5%、总量无忧,但结构分化、尤其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仍明显,加之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预计本次会议将延续近期基调、不会有本质变化。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我们对4月政治局会议做出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鉴于一季度GDP超预期,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大定调,可能和4.18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一样,使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之类的表述;同时,应也会强调内外部压力大,比如“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等表述。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鉴于今年GDP增速大概率将高于5%左右的目标,预示强刺激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将继续强调稳信心、稳就业等各种“稳”,并延续4.7国常会等会议说法,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以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此外,4.21深改委会议强调今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重要抓手,并要求“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对应本次可能会进一步突出改革。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3.17《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央地已密集调研,4.21深改委会议也强调“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此外,也可能会强调“每一位同志都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真抓实干”。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8大重点任务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实际看,近几个月以来已有不少积极信号,如4.21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过往看一般2-3个月内会出台);4.19发改委提到“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加快落地;2.28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多家民企负责人参会等。 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样,应会继续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抓手还是促消费、扩投资、扩基建、稳地产、稳外贸。鉴于当前地产恢复并未超季节性、且3月以来有放缓迹象,预计对地产表态可能更加积极、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差异化放松可期,如4.12住建部提及“房地产和建筑业是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4.10北京房山区已边际松地产。此外,消费方面,可能会加上4.15总书记《求是》文章和4.19发改委发布会所提“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等。 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3月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升至19.6%,为近年来次高点,指向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结构性就业压力仍大。4.14和4.7两次国常会也均提及研究稳就业政策,尤其是稳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就业。 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4.15总书记《求是》发文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预计本次会议将对粮食、科技、能源等安全链和“卡脖子”相关领域进一步做出部署。此外,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入表等相关表述。 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预计财政延续积极、节奏前置,货币延续宽松、结构性为主,关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情况、专项债发行进度(很可能上半年发完)。 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近期高层多次提及改革开放,包括4.21深改委会议、4.10总书记广东调研、3.30总理参加中外企业家对话会等。其中,国内改革重点在4.21深改委会议提到的科技、国企、民企等,对外开放重点在稳外资的举措,以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进展。 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4.12银保监会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机构改革、提升监管能力等”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4.4央行表示其“两项中心任务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实际看,4月以来监管部门连发3项资本市场改革和自律要求(独董、证券和公募基金行业)。年内继续关注新设机构的细节,包括组建的具体方案和主要负责人,关注可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