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静待海风业务放量-230424

文本预览:
东方电缆(603606)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下降20.82%;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8.09%。随着海上风电在2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企业之一,在手订单充足,有望充分受益海风需求的快速释放,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受海风行业影响,业绩有所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下降20.82%,环比提升6.97%,其中陆缆系统7.82亿元,同比下降2.13%,海缆系统5.60亿元,同比下降24.43%,海洋工程0.94亿元,同比下降65.31%。海缆及海洋工程业务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因21年海风抢装的订单结转导致的收入基数较高。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8.09%,环比提升141.10%。 毛利率和净利率改善明显,盈利能力有望随高附加值海缆逐步交付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0.96%,同比提升3.82pct,环比提升13.78pct,净利率17.79%,同比提升2.46pct,环比提升9.89pct,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明显改善,我们预计是部分毛利率较高的500kV送出缆交付所致。根据公司的年报显示,公司在手订单中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未来随着这些高附加值海缆订单的逐步交付,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3年海风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17.93GW,已超过抢装前的2019年的历史最高招标量15.60GW,根据海上风电项目1-2年的建设周期,预计23年将开启海上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3年4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89.31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0.14亿元,陆缆系统24.48亿元,海洋工程14.69亿元,充沛的在手订单对公司未来业绩形成有力的支撑。 海外市场逐步突破,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海洋油气领域获得了国际著名石油巨头卡塔尔油气公司NFXP脐带缆项目;在海上风电领域获得了英国InchCape项目(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输出缆前期工程协议,协议金额约人民币1400万元,将提供220kV三芯2000mm2铜导体海缆的设计和整个系统的型式实验,后续完成型式实验并经业主完成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后,公司有望成为该海上风电项目输出缆的供应商。这两个项目的顺利签署,一方面侧面印证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海缆的出口空间。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8/121.64/147.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20.87/27.2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静待海风业务放量-23042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东方电缆-603606-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静待海风业务放量-23042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静待海风业务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东方电缆(603606)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下降20.82%;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8.09%。随着海上风电在2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企业之一,在手订单充足,有望充分受益海风需求的快速释放,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受海风行业影响,业绩有所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下降20.82%,环比提升6.97%,其中陆缆系统7.82亿元,同比下降2.13%,海缆系统5.60亿元,同比下降24.43%,海洋工程0.94亿元,同比下降65.31%。海缆及海洋工程业务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因21年海风抢装的订单结转导致的收入基数较高。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8.09%,环比提升141.10%。 毛利率和净利率改善明显,盈利能力有望随高附加值海缆逐步交付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0.96%,同比提升3.82pct,环比提升13.78pct,净利率17.79%,同比提升2.46pct,环比提升9.89pct,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明显改善,我们预计是部分毛利率较高的500kV送出缆交付所致。根据公司的年报显示,公司在手订单中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未来随着这些高附加值海缆订单的逐步交付,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3年海风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17.93GW,已超过抢装前的2019年的历史最高招标量15.60GW,根据海上风电项目1-2年的建设周期,预计23年将开启海上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3年4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89.31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0.14亿元,陆缆系统24.48亿元,海洋工程14.69亿元,充沛的在手订单对公司未来业绩形成有力的支撑。 海外市场逐步突破,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海洋油气领域获得了国际著名石油巨头卡塔尔油气公司NFXP脐带缆项目;在海上风电领域获得了英国InchCape项目(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输出缆前期工程协议,协议金额约人民币1400万元,将提供220kV三芯2000mm2铜导体海缆的设计和整个系统的型式实验,后续完成型式实验并经业主完成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后,公司有望成为该海上风电项目输出缆的供应商。这两个项目的顺利签署,一方面侧面印证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海缆的出口空间。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8/121.64/147.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20.87/27.2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