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园区系列报告-三--园区产业的光荣与梦想-230421

文本预览:
产业发展是园区建设的基本盘,是园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了解园区首先需要了解园区与产业的关系。作为园区系列报告的第三篇,本篇主要剖析园区与产业的关系,介绍园区的产业优惠政策、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园区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并且在最后分析了合肥和上饶产业投资的案例。 为了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园区通常实行三类产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融资优惠和收费优惠。招商引资方面,园区通过企业所得税减免、返还给予园内企业税收优惠,以自身财政实力扶持园内企业融资,以及对区内企业实行租金减免、部分收费免除或减费扶持;土地政策方面,园区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低价供应工业用地,补贴土地使用税、厂房建设补贴等;人才政策方面,园区通过对个人和企业发放人才引进奖励,以及提供住房公积金优惠、子女教育优待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园内就业。 除了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也是影响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的趋势是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与园区所处阶段有关,园区发展初期,在开发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园区为产业提供厂房、写字楼等生产经营用地。随着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将更加关注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主要有以下三类结合模式,通过孵化园区内符合战略规划的产业和企业,股权投资园区内重大项目和产业基金,以及提供担保增信服务,纾困园区小微企业。 根据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模式不同,城投在园区内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以及承担了不同的风险。在园区发展初期,园区城投与传统城投类似,主要角色是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公益性业务的建设和投融资主体,主要面临政府回款压力以及投融资低效风险。当园区转向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园区城投的业务也随之转型和丰富。一方面,园区城投可以直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区域内重大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园区城投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出资人、管理人,支持园区重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城投涉足的担保、保理、租赁等类金融业务大多以政策为导向,因此园区城投负担了部分纾困职能。在这一阶段,对于城投的专业投资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园区城投将面临投资失利、期限错配等风险。 而在园区的产业建设中,龙头企业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是园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因此园区往往对龙头企业实施特殊奖励,以及“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目前是园区招商的主要手段,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于链主地位,引入龙头企业能够加快产业集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完善园区产业链,为园区广增税源。并且,龙头企业具有领先的研发能力、丰富的技术经验,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产生规模效应,推动园区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因此为了争取龙头企业入驻,在常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园区通常会对迁入的龙头企业直接进行奖励或税收补贴,以及提供“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 以合肥和上饶的产业投资为案例,我们简要分析了二者成败的关键要素:“风投之城”合肥的成功经验:有“风投之城”之称的合肥近年来异军突起,引入了多个传统及新兴产业,成功投资了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等多家企业,打造了风靡全国的合肥模式,我们认为合肥的产业投资有三个优势和特点值得注意。其一,合肥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资源,以技术建设带动产业创新,战略性引入名所名企,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其二,合肥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安徽省的强省会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合肥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其三,从产业政策上来看,合肥的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借助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产业集群。其四,合肥在战略布局上独具慧眼,坚定地选择“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投资落实重点领域建设。 上饶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殇:上饶曾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上饶经开区作为上饶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咬定“两光一车”产业定位,围绕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主攻方向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产业链,但在高举高打发力后,上饶的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却屡屡受挫。上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失利暴露出政府资本从事产业投资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不足,其一,从战略决策上来看,上饶市乘新能源投资之风而起,但在产业规划和专业的投研实力方面存在不足,产业集群过度扩张,汽车产业产能质量不高。其二,从市场行情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产能过剩,面临下行压力。其三,从投资标的上来看,上饶本身汽车产业基础薄弱,而引入龙头企业汉腾、爱驰在行业下行压力中暴雷,对于上饶的产业布局造成了较大伤害。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园区系列报告-三--园区产业的光荣与梦想-23042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园区系列报告-三--园区产业的光荣与梦想-230421(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园区系列报告(三)-园区产业的光荣与梦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产业发展是园区建设的基本盘,是园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了解园区首先需要了解园区与产业的关系。作为园区系列报告的第三篇,本篇主要剖析园区与产业的关系,介绍园区的产业优惠政策、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园区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并且在最后分析了合肥和上饶产业投资的案例。 为了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园区通常实行三类产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融资优惠和收费优惠。招商引资方面,园区通过企业所得税减免、返还给予园内企业税收优惠,以自身财政实力扶持园内企业融资,以及对区内企业实行租金减免、部分收费免除或减费扶持;土地政策方面,园区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低价供应工业用地,补贴土地使用税、厂房建设补贴等;人才政策方面,园区通过对个人和企业发放人才引进奖励,以及提供住房公积金优惠、子女教育优待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园内就业。 除了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也是影响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的趋势是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方式与园区所处阶段有关,园区发展初期,在开发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园区为产业提供厂房、写字楼等生产经营用地。随着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将更加关注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主要有以下三类结合模式,通过孵化园区内符合战略规划的产业和企业,股权投资园区内重大项目和产业基金,以及提供担保增信服务,纾困园区小微企业。 根据园区与产业结合的模式不同,城投在园区内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以及承担了不同的风险。在园区发展初期,园区城投与传统城投类似,主要角色是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公益性业务的建设和投融资主体,主要面临政府回款压力以及投融资低效风险。当园区转向产业服务与产业培育,园区城投的业务也随之转型和丰富。一方面,园区城投可以直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区域内重大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园区城投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出资人、管理人,支持园区重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城投涉足的担保、保理、租赁等类金融业务大多以政策为导向,因此园区城投负担了部分纾困职能。在这一阶段,对于城投的专业投资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园区城投将面临投资失利、期限错配等风险。 而在园区的产业建设中,龙头企业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是园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因此园区往往对龙头企业实施特殊奖励,以及“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目前是园区招商的主要手段,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于链主地位,引入龙头企业能够加快产业集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完善园区产业链,为园区广增税源。并且,龙头企业具有领先的研发能力、丰富的技术经验,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产生规模效应,推动园区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因此为了争取龙头企业入驻,在常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园区通常会对迁入的龙头企业直接进行奖励或税收补贴,以及提供“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 以合肥和上饶的产业投资为案例,我们简要分析了二者成败的关键要素:“风投之城”合肥的成功经验:有“风投之城”之称的合肥近年来异军突起,引入了多个传统及新兴产业,成功投资了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等多家企业,打造了风靡全国的合肥模式,我们认为合肥的产业投资有三个优势和特点值得注意。其一,合肥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资源,以技术建设带动产业创新,战略性引入名所名企,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其二,合肥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安徽省的强省会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合肥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其三,从产业政策上来看,合肥的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借助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产业集群。其四,合肥在战略布局上独具慧眼,坚定地选择“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投资落实重点领域建设。 上饶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殇:上饶曾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上饶经开区作为上饶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咬定“两光一车”产业定位,围绕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主攻方向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产业链,但在高举高打发力后,上饶的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却屡屡受挫。上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失利暴露出政府资本从事产业投资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不足,其一,从战略决策上来看,上饶市乘新能源投资之风而起,但在产业规划和专业的投研实力方面存在不足,产业集群过度扩张,汽车产业产能质量不高。其二,从市场行情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产能过剩,面临下行压力。其三,从投资标的上来看,上饶本身汽车产业基础薄弱,而引入龙头企业汉腾、爱驰在行业下行压力中暴雷,对于上饶的产业布局造成了较大伤害。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