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

上传日期:2023-04-23 08:40:19 / 研报作者:陈天蛟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pdf
大小:1.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

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
文本预览:

《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爱玛科技-603529-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2304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爱玛年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厚,发力渠道巩固优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爱玛科技(60352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02亿元/+35.09%,毛利率16.36%/+4.64pct,归母净利润18.73亿元/+182.14%,扣非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191.68%,基本每股收益3.31元/+84.92%。   其中,22Q4实现营业收入35.74亿元/+23.84%,毛利率21.44%/+8.27pct,归母净利润4.97亿元/+475.63%,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551.05%,基本每股收益0.86元/+304.25%。   点评:   量价齐升驱动电动自行车收入高双位数增长。收入端,2022年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收入均同比增长,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收入分别为121.35亿元/+69.49%、71.44亿元/+5.59%,其中,电动自行车以高两位数快速增长,源于均价和销量两方面的因素,全年电动自行车产量726万辆/+41.97%、销量724万辆/+44.20%,单车均价提升超250元/辆;电动摩托车则主要受到均价驱动,2022年产量325万辆/-2.49%、销量327万辆/-1.86%,单车均价提升约150元/辆。我们认为,行业仍存在人群渗透的空间,且呈现头部集中趋势,公司的龙头优势预计带来高于行业的销量增速,2022年公司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产销率达99.70%和100.46%,处于饱和状态,未来几大基地产能拓建的进度推进,有望支撑公司销量进一步增长。   稳健推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公司2022年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64pct至16.36%,净利率9.00%/+4.66pct。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保持稳健的推新节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几大品类毛利水平均提升,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自行车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17.03%/+5.53pct、15.11%/+3.74pct、16.60%/+3.13pct、9.78%/+3.98pct,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在我国需求旺盛,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中端大众的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进步较大,逐渐摆脱原有的低价产品印象,从而作为短途出行的重要补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产品溢价的能力;另一方面,22Q4为传统销售淡季,公司秉承稳健策略减少了促销等营销让利,再考虑年终返利结算对前期数据的少量调整,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21.44%,同比21Q4大幅提升8.27pct,环比22Q3也较大提升5.35pct,对全年毛利水平的提振较为明显。   持续投入营销和研发,发力“网点加密+布局下沉+新品迭代”。公司2022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2.82%/-0.75pct、2.08%/+0.02pct、2.44%/-0.19pct。1)营销:通过《乘风破浪的姐姐》、打造线上多平台直播矩阵、总部赋能经销商等方式进行营销提效,22Q4管控放开以来也恢复了拓店节奏,重点区域网点加密的同时在下沉渠道如社区、乡镇发力,年末经销商数量超1900家,终端门店数超3万个,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67%,但前期疫情的限制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共同导致销售费率同比不及2021年;2)管理:费率基本稳定,少量提升源于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增加了摊销费用;3)研发:公司着力打造优质产品,除保持定期推新外,也在核心电控、电驱、新材料及智能化技术和平台搭建上取得进展,2022年研发费用同比+25.39%,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38项。   投资建议:短途独立出行需求增加、产品认知提升下的人群渗透有望共同驱动两轮车行业销量增长,我们继续看好爱玛作为老牌龙头的渠道和品牌优势,随着去年以来尾部企业加快出清,坚持看好头部份额提升逻辑。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72.20/328.14/378.48亿元,归母净利润23.58/29.49/35.48亿元,对应EPS(摊薄)4.10、5.13、6.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79、12.62、10.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恶化;技术研发进度不理想;新品迭代及投放效果不及预期;全球宏观下行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