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2023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数据的三个“彩蛋”-230420

文本预览:
开年两月财政收入表现较弱,负增长的公共财政收入曾引发市场对财政压力的担忧。3月财政收入迅速扩张,打消市场之前疑虑。 财政数据一则反映经济运行现实;二则反应政府政策意图以及发力节奏。故而财政数据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有助于我们综合理解当前宏观现状。 拆解3月财政数据,有三点特征非常引人注意,我们可以借助这三个结构特征更好理解当下宏观现状,不妨称之为三个“彩蛋。 第一个“彩蛋”,财政收入大扩张,增值税甚至出现“跳升”。 3月税收改善反映当前经济热度回升,印证一季度经济数据偏强事实。 3月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回升,同比达5.5%,今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仅为-1.2%。3月财政收入大幅改善,主要由增值税、地产相关税收拉动,前者拉动8.9个百分点,后者拉动1.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3月增值税表现,从之前的6.3%一跃攀至32.1%。 3月增值税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增值税表现滞后工业增加值一个月。3月数据对应着2月工业增加值,故而3月增值税实际反映1-2月生产活动热度。 其二,税收缓缴补库影响。2020-2022年针对制造业缓税政策经历过两轮延续,对去年年初与今年年初税收表现产生扰动。按现行政策,后续4、5两个月份仍将有部分税费补缴入库,叠加去年4月留抵退税形成的低基数,后续月份增值税同比表现仍将有较强表现。 第二个“彩蛋”,土地市场持续疲软,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化。 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达-27%,3月较1-2月同比降幅仅小幅收窄(-29%→-23%)。 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回升较弱,一则因为土拍规则变更,开年以来地方供地数量减少;二则当前房企拿地意愿仍然偏弱,关注后续二季度供地回升后,土地出让收入能否回温。 3月地产相关税收同比上行(-11.2%→10.4%),新房与二手房交易热度分化。 3月契税同比增速达10.3%,而土地增值税增速仅达-13.0%,两者分化明显。土地增值税一般不在二手房买卖环节征收,两者走势相背,反映当前二手房市场成交热度高于新房市场。 第三个“彩蛋”,财政支出节奏前置,但传统基建支出力度有所降温。 节奏上看,今年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 一季度广义财政收入同比仅达-3.6%,而支出同比在高基数下仍然达0.7%,一季度广义财政赤字达1.5万亿,为历史第二高值,充分反映财政前置发力。 前置发力一方面依靠公共财政收入企稳,另一方面依靠专项债的前置发行,今年一季度发行节奏达35%(2021,31%),为历史最高值。 结构上看,财政支出重心仍在民生、科教、农林水领域。 按照年初预算安排,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重心在民生、科教领域、农林水支出,对于基建投入(交通运输、城乡社区)支出力度偏弱。 关注年内财政运行的三个方向。 第一,国债发行节奏或有加快。 年初出口相关税收、消费税(受烟酒价格走弱影响)等中央税收表现较弱,中央支出力度明显走弱,后续为加快年初国防、外交等支出安排,国债发行节奏或将加速。 第二,关注增量政策工具的落地。 按照正常专项债发行节奏,二季度基建投资可能较弱,无法维持在合意水平,后续专项债发行节奏或进一步加快,同时关注二季度末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启用。 第三,关注当前地方债务化解压力。 当下时点土地供应量、房企拍地意愿都较弱,土地出让收入尚未出现企稳迹象。若二季度这一冷淡拍地局面延续,地方隐债化解压力将有上行,关注近期地方的化债风险事件。 风险提示:地产修复不及预期;国内政策调控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2023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数据的三个“彩蛋”-2304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2023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数据的三个“彩蛋”-2304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2023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数据的三个“彩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开年两月财政收入表现较弱,负增长的公共财政收入曾引发市场对财政压力的担忧。3月财政收入迅速扩张,打消市场之前疑虑。 财政数据一则反映经济运行现实;二则反应政府政策意图以及发力节奏。故而财政数据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有助于我们综合理解当前宏观现状。 拆解3月财政数据,有三点特征非常引人注意,我们可以借助这三个结构特征更好理解当下宏观现状,不妨称之为三个“彩蛋。 第一个“彩蛋”,财政收入大扩张,增值税甚至出现“跳升”。 3月税收改善反映当前经济热度回升,印证一季度经济数据偏强事实。 3月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回升,同比达5.5%,今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仅为-1.2%。3月财政收入大幅改善,主要由增值税、地产相关税收拉动,前者拉动8.9个百分点,后者拉动1.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3月增值税表现,从之前的6.3%一跃攀至32.1%。 3月增值税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增值税表现滞后工业增加值一个月。3月数据对应着2月工业增加值,故而3月增值税实际反映1-2月生产活动热度。 其二,税收缓缴补库影响。2020-2022年针对制造业缓税政策经历过两轮延续,对去年年初与今年年初税收表现产生扰动。按现行政策,后续4、5两个月份仍将有部分税费补缴入库,叠加去年4月留抵退税形成的低基数,后续月份增值税同比表现仍将有较强表现。 第二个“彩蛋”,土地市场持续疲软,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化。 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达-27%,3月较1-2月同比降幅仅小幅收窄(-29%→-23%)。 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回升较弱,一则因为土拍规则变更,开年以来地方供地数量减少;二则当前房企拿地意愿仍然偏弱,关注后续二季度供地回升后,土地出让收入能否回温。 3月地产相关税收同比上行(-11.2%→10.4%),新房与二手房交易热度分化。 3月契税同比增速达10.3%,而土地增值税增速仅达-13.0%,两者分化明显。土地增值税一般不在二手房买卖环节征收,两者走势相背,反映当前二手房市场成交热度高于新房市场。 第三个“彩蛋”,财政支出节奏前置,但传统基建支出力度有所降温。 节奏上看,今年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 一季度广义财政收入同比仅达-3.6%,而支出同比在高基数下仍然达0.7%,一季度广义财政赤字达1.5万亿,为历史第二高值,充分反映财政前置发力。 前置发力一方面依靠公共财政收入企稳,另一方面依靠专项债的前置发行,今年一季度发行节奏达35%(2021,31%),为历史最高值。 结构上看,财政支出重心仍在民生、科教、农林水领域。 按照年初预算安排,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重心在民生、科教领域、农林水支出,对于基建投入(交通运输、城乡社区)支出力度偏弱。 关注年内财政运行的三个方向。 第一,国债发行节奏或有加快。 年初出口相关税收、消费税(受烟酒价格走弱影响)等中央税收表现较弱,中央支出力度明显走弱,后续为加快年初国防、外交等支出安排,国债发行节奏或将加速。 第二,关注增量政策工具的落地。 按照正常专项债发行节奏,二季度基建投资可能较弱,无法维持在合意水平,后续专项债发行节奏或进一步加快,同时关注二季度末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启用。 第三,关注当前地方债务化解压力。 当下时点土地供应量、房企拍地意愿都较弱,土地出让收入尚未出现企稳迹象。若二季度这一冷淡拍地局面延续,地方隐债化解压力将有上行,关注近期地方的化债风险事件。 风险提示:地产修复不及预期;国内政策调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