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军贸深度之二:从枭龙、歼10C到FC-31,中国战斗机出口逐步跻身军贸主流市场-230417

《中邮证券-军贸深度之二:从枭龙、歼10C到FC-31,中国战斗机出口逐步跻身军贸主流市场-230417(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军贸深度之二:从枭龙、歼10C到FC-31,中国战斗机出口逐步跻身军贸主流市场-230417(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军贸深度之二:从枭龙、歼10C到FC-31,中国战斗机出口逐步跻身军贸主流市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战斗机为主要军贸产品,美、欧、俄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全球军贸交易中,军机为主要产品。根据SIPRI数据,2018-2022年,全球军贸交易中,军机占比47.5%,较2013-2017年提升5.4pcts。根据WorldAirForces2023,当前全球共有战斗机14659架,其中,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以2757架、1570架和1517架居世界前三,合计拥有战斗机占比达40%。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其自身的战斗机研制生产能力较弱,但目前战斗机保有量居世界前列,为主要的战斗机进口国。 美、欧、俄具有先发优势,占据主要战机军贸市场。全新战机军贸出口以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为主,2018-2022年,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战斗机军贸交付数量分别为323架、142架、105架和70架,合计占全球战斗机出口数量的95%。 军贸业务是战斗机制造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洛·马公司国际客户收入占其航空部门收入的30%以上,波音公司国防、空间和安全部门业务的国际销售占比在25%左右,而达索公司国防业务外销收入占比达80%左右。 军贸市场以多型三代机和美国F-35四代机为主流机型 过去五年全新战机军贸交付量674架,美、俄、法、中为主要军机出口国。根据SIPRI数据,2018-2022年,全球军贸全新战机交付量为674架,以美国的F-35A、F-15“先进鹰”,法国的“阵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枭龙”,以及俄罗斯的“苏30MK”等全新战机为主要机型。 三代机型号众多、性能各异。目前,重型战机军贸市场以美国F-15、俄罗斯的苏-30、苏-35为主;中型战机市场主要是美国F/A-18和欧洲4国的“台风”、法国“阵风”三大机型;轻型战机市场包括美国F-16、法国“幻影-2000”、俄罗斯米格-29、瑞典“鹰狮”和我国歼-10C、“枭龙”等机型。 美国F-35是当前军贸市场唯一四代机,我国FC-31有望进入军贸市场。目前,国外已列装四代机仅有美国F-22、F-35和俄罗斯的苏-57三种机型,国内仅有歼-20一种机型。根据WorldAirForces2023,俄罗斯当前列装苏-57战机1架并有75架的订单。美国F-22生产线已于2011年关闭,F-35为当前军贸市场唯一四代机。我国沈飞自研四代机FC-31多次参展国际防务展,有望进入军贸市场。 四十年耕耘,中国战斗机出口逐步跻身军贸主流市场 我国航空军贸始于歼-6、歼-7出口,发展已进新阶段。1979年,我国做出“军援转军贸”的重大决策,中航技成立,我国航空军贸业务以歼-6、歼-7出口起步。2007年,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首批交付,随着出口产品不断丰富、签约国家持续拓展,我国航空军贸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三代机歼-10C首次出口巴基斯坦,体现了“一种产品服务两个市场”的军贸新理念,军贸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航空军贸业务发展进入新阶段。 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双重促进下,我国军机军贸有望快速发展。外部因素方面,世界百年变局与乌克兰危机叠加,多国提高国防预算带动军贸市场上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军贸出口奠定良好基础。内部动力方面,航空工业将航空军贸作为主责主业,加快做强做大航空军贸;“一种产品服务两个市场”新理念下,中国军机出口从二代机向三代机升级,并有望进入四代机市场,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建议关注我国军贸战斗机产业链相关标的:1)整机:中航电测、中航沈飞;2)机载雷达:国睿科技;3)机载武器产业链:国博电子等。 风险提示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军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军贸产品竞争力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