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政策落地加剧疆棉两大矛盾的发酵-230415

文本预览:
一、市场分歧与展望 宏观环境风平浪静,郑棉价格也逐渐上抬。本年度棉花市场存在几个明牌:1、国内产量超预期增加,带来供应充裕形势的明牌;2、内销的复苏并未带来产业链利润的增加,进而支撑备货意愿,市场普遍将原因归结于外贸的疲软。两个明牌意味着本年度国内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供需矛盾较小,行情发展可能更多需要依靠一些预期差的矛盾。 我们同时注意到,棉花、棉纱市场的货权正快速向贸易商群体转移,而实体产业却因利润恢复不及预期,并未提高备货意愿,棉花、棉纱的工业库存均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这也引致第一个预期差——棉花、棉纱贸易商的积极囤货和实际消费端采购的疲软。终端订单的表现是左右该预期差的关键,一旦最终端的订单出现超额下达,那么给予当前纱厂布行的低库存,大概率会引发一次主动补库行情。本周海关数据公布,三月超预期的出口数据值得关注,服装出口同比增31.9%。这也一度引起期货盘面价格的上涨。外贸是否并没有市场想象中那么坏?不过市场很快回归冷静,外贸数据超预期可能是因为存在春节因素导致订单出口后置,以及防疫政策优化后海外渠道短期补库需求带动。且仅凭借一个月数据很难做出外贸回暖的判断。目前欧美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去库周期时间将拉长。笔者依然维持纺服外贸订单恢复还需时日的判断。 第二个预期差在于下一年度新疆棉供应端能否出现超预期的减产以及籽棉交售价格的大幅抬升。随着周五晚间2023-2025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细则的出台,目标价格依然锚定在18600,这就意味补贴无法为棉农带来额外收益,只能通过提高单产、降低种植成本或向轧花厂转嫁成本进行实现。且补贴上限为510万吨,参考本年度新疆公检量,预计未来三年约有100万吨+新疆棉花无法获得补贴,政策端有意调降新疆棉花产量。笔者此前提到过,新疆棉花生产存在两大矛盾:1、新疆棉农种植成本上升与直补政策的目标价格难以提高的矛盾;2、新疆轧花厂过剩产能淘汰缓慢与新疆籽棉产量增速缓慢的矛盾。目前来看,这两大矛盾将会在新年度进一步发酵,可能加剧新花上市收购期间棉农和轧花厂的博弈,籽棉市场的疯狂也将引导郑棉价格的上扬。但如何落实510万吨补贴限制值得关注。 综合考虑,四月份整体震荡为主,但如果出现宏观利空因素,郑棉向下的幅度应该会大于美棉,向成本线13000-13500靠拢,美棉在75-80受支撑。四月之后,市场开始进一步关注供给端的情况,价格向上为主,但是国内天气炒作的趋势性弱于外盘。
展开>>
收起<<
《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政策落地加剧疆棉两大矛盾的发酵-23041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政策落地加剧疆棉两大矛盾的发酵-23041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政策落地加剧疆棉两大矛盾的发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市场分歧与展望 宏观环境风平浪静,郑棉价格也逐渐上抬。本年度棉花市场存在几个明牌:1、国内产量超预期增加,带来供应充裕形势的明牌;2、内销的复苏并未带来产业链利润的增加,进而支撑备货意愿,市场普遍将原因归结于外贸的疲软。两个明牌意味着本年度国内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供需矛盾较小,行情发展可能更多需要依靠一些预期差的矛盾。 我们同时注意到,棉花、棉纱市场的货权正快速向贸易商群体转移,而实体产业却因利润恢复不及预期,并未提高备货意愿,棉花、棉纱的工业库存均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这也引致第一个预期差——棉花、棉纱贸易商的积极囤货和实际消费端采购的疲软。终端订单的表现是左右该预期差的关键,一旦最终端的订单出现超额下达,那么给予当前纱厂布行的低库存,大概率会引发一次主动补库行情。本周海关数据公布,三月超预期的出口数据值得关注,服装出口同比增31.9%。这也一度引起期货盘面价格的上涨。外贸是否并没有市场想象中那么坏?不过市场很快回归冷静,外贸数据超预期可能是因为存在春节因素导致订单出口后置,以及防疫政策优化后海外渠道短期补库需求带动。且仅凭借一个月数据很难做出外贸回暖的判断。目前欧美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去库周期时间将拉长。笔者依然维持纺服外贸订单恢复还需时日的判断。 第二个预期差在于下一年度新疆棉供应端能否出现超预期的减产以及籽棉交售价格的大幅抬升。随着周五晚间2023-2025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细则的出台,目标价格依然锚定在18600,这就意味补贴无法为棉农带来额外收益,只能通过提高单产、降低种植成本或向轧花厂转嫁成本进行实现。且补贴上限为510万吨,参考本年度新疆公检量,预计未来三年约有100万吨+新疆棉花无法获得补贴,政策端有意调降新疆棉花产量。笔者此前提到过,新疆棉花生产存在两大矛盾:1、新疆棉农种植成本上升与直补政策的目标价格难以提高的矛盾;2、新疆轧花厂过剩产能淘汰缓慢与新疆籽棉产量增速缓慢的矛盾。目前来看,这两大矛盾将会在新年度进一步发酵,可能加剧新花上市收购期间棉农和轧花厂的博弈,籽棉市场的疯狂也将引导郑棉价格的上扬。但如何落实510万吨补贴限制值得关注。 综合考虑,四月份整体震荡为主,但如果出现宏观利空因素,郑棉向下的幅度应该会大于美棉,向成本线13000-13500靠拢,美棉在75-80受支撑。四月之后,市场开始进一步关注供给端的情况,价格向上为主,但是国内天气炒作的趋势性弱于外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