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科达利-002850-23Q1业绩超预期,盈利稳健向好-230417

文本预览:
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事件:科达利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预告。 2022全年归母净利9.01亿元,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6.54亿元,同比+94%;实现归母净利9.01亿元,同比+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46亿元,同比+64%。业绩落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中值,符合预期。盈利方面,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3.86%,同比-2.39pcts;综合净利率10.55%,同比-1.66pcts。 23Q1业绩强劲增长,超出预期。2023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2.20-2.50亿元,同比增长3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10-2.38亿元,同比增长31-48%。 产销率维持高位,大客户占营收约39%。2022年,公司锂电池结构件收入83.27亿元,占营收96%。结构件产品总销量36.12亿只,总产量36.5亿只,产销率99%。第一大客户销售额33.67亿元,占公司营收约39%。 客户需求不断释放,22Q4盈利修复向好。22Q4,公司实现营收26.83亿元,环比+4%;实现归母净利3.08亿元,环比+24%;单季度毛利率24.38%,环比+2pcts;单季度净利率11.64%,环比+1.9pcts。 下游订单景气度旺盛,基地产能加速释放。2022年公司完成惠州等国内多地及德国一期项目工程建设和部分设备投入。此外,公司将继续加速推进国内及德国、瑞典、匈牙利等欧洲基地投产进度。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3个国内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基地及3个欧洲基地。 深度合作优质客户,4680系列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机遇。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产品便携式锂电池行业客户,已与C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LG、松下、特斯拉、Northvolt、ACC、三星等国内外龙头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拓展新研发项目,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5.45亿元,同比+98%。动力电池结构件(?46)系列技术开发基本成熟,进入批量验证阶段,可实现批量生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4/200.19/287.60亿元,同比增长63.44%/41.55%/43.6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09/22.74/33.59亿元,同比增长67.46%/50.68%/47.73%;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15/14.04/9.50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邮证券-科达利-002850-23Q1业绩超预期,盈利稳健向好-2304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科达利-002850-23Q1业绩超预期,盈利稳健向好-2304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23Q1业绩超预期,盈利稳健向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事件:科达利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预告。 2022全年归母净利9.01亿元,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6.54亿元,同比+94%;实现归母净利9.01亿元,同比+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46亿元,同比+64%。业绩落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中值,符合预期。盈利方面,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3.86%,同比-2.39pcts;综合净利率10.55%,同比-1.66pcts。 23Q1业绩强劲增长,超出预期。2023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2.20-2.50亿元,同比增长3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10-2.38亿元,同比增长31-48%。 产销率维持高位,大客户占营收约39%。2022年,公司锂电池结构件收入83.27亿元,占营收96%。结构件产品总销量36.12亿只,总产量36.5亿只,产销率99%。第一大客户销售额33.67亿元,占公司营收约39%。 客户需求不断释放,22Q4盈利修复向好。22Q4,公司实现营收26.83亿元,环比+4%;实现归母净利3.08亿元,环比+24%;单季度毛利率24.38%,环比+2pcts;单季度净利率11.64%,环比+1.9pcts。 下游订单景气度旺盛,基地产能加速释放。2022年公司完成惠州等国内多地及德国一期项目工程建设和部分设备投入。此外,公司将继续加速推进国内及德国、瑞典、匈牙利等欧洲基地投产进度。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3个国内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基地及3个欧洲基地。 深度合作优质客户,4680系列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机遇。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产品便携式锂电池行业客户,已与C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LG、松下、特斯拉、Northvolt、ACC、三星等国内外龙头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拓展新研发项目,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5.45亿元,同比+98%。动力电池结构件(?46)系列技术开发基本成熟,进入批量验证阶段,可实现批量生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4/200.19/287.60亿元,同比增长63.44%/41.55%/43.6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09/22.74/33.59亿元,同比增长67.46%/50.68%/47.73%;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15/14.04/9.50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