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瑞证券-华东医药-000963-业绩企稳回升,医药重回增长,医美依旧亮眼-230417

文本预览: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77.15亿元, 同比增长9.12%; 归母净利润24.99亿元, 同比增长8.58%; 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 同比增长10.10%; 如扣除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5.98亿元, 同比增长13.24%。 事件点评: 公司整体业绩企稳, 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2022年,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 公司逐渐走出集采、 产品降价的“阴霾” , 恢复增长趋势,全年实现营收377.15亿元, 同比增长9.1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 同比增长10.10%。 分季度看, 2022年Q1-Q4营收分别为89.33/92.65/96.61/98.56亿元, 同比增速为0.4%/11.86%/10.43%/14.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6.36/6.41/5.18/亿元, 同比增速为-7.12%/17.39%/7.71%/27.45%。 分板块看, 医药商业、 医药工业、 医美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57.07/116.66/19.15亿元, 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8.16%/30.93%/5.08%; 其中医美业务占比由2021年的2.90%提升至2022年的5.08%。 不断丰富创新研发管线,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2年,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经营趋势持续稳定向好, 经营指标由期初下降转向恢复性增长,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 112.44亿元, 同比增长10.88%,实现扣非净利润20.93亿元, 同比增长4.71%, 净资产收益率(ROE)24.54%。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合作开发+外部引进等方式不断丰富创新研发管线, 2022年2月获得Kiniksa两款自身免疫领域的全球创新产品Arcalyst®及Mavrilimumab在中国、 韩国、 澳大利亚等2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 的独家许可; 9月获得Heidelberg Pharma两款在研产品HDP-101、 HDP-103在中国大陆、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 在内分泌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糖尿病1类创新药HDM1002(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 , 已成功完成中美双报。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研发, 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 2022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6.81亿元, 同比增长44.8%, 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96亿元, 同比增长24.2%, 产品引进及研发股权投入14.84亿元。 2023 年将迎来多个重要里程碑。 2023 年 3 月, 公司首个生物药利拉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获批上市, 为国产首家, 其减肥适应症也在正常评审中, 有望年内获批, 并成功实现双症的海外授权; 引进自Kiniksa 的 ARCALYST®为临床急需境外新药, 已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 将在今年递交 BLA 申请; 与 ImmunoGen 合作开发的治疗铂耐药卵巢癌的全球首创 ADC 药物 ELAHERE™, 成为 2022 年唯一获得 FDA批准的 ADC 药物, 公司计划于 2023 年下半年在国内提交 BLA; 与荃信生物合作开发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其Ⅲ 期临床试验达到研究主要终点, 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递交 BLA 申请; 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迈华替尼片目前已完成Ⅲ 期临床受试者整体入组,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获得Ⅲ 期研究 PFS事件数后开展上市申报工作。 目前, 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 52 款, 其中 5 款产品处于Ⅲ 期临床阶段, 3 款产品处于Ⅱ 期临床阶段, 覆盖肿瘤、 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等领域, 有效保障了持续有创新产品临床推进和上市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医美板块整体保持快速增长。 2022 年公司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15 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 , 国内外医美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 同比增长 91.11%。 海外方面, 全资子公司英国 Sinclair 达成历史最好经营业绩, 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3,457 万英镑(约 11.44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76.90%, 实现 EBITDA2304 万英镑, 同比增长 245.95%, 并自公司收购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经营性盈利; 其中, Ellansé®产品上市多年持续热销, MaiLi®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190%, Lanluma®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44%。 国内方面, 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 6.26 亿元, 核心产品 Ellansé®伊妍仕®凭借再生及抗衰技术与理念, 持续领跑国内医美再生填充领域高端市场。 公司继续加快开展核心医美产品的国内外注册及商业化工作, 从爱尔兰EMA Aesthetics 独家引入能量源设备——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 DermaFacial, 已于 2022 年 9 月陆续在欧美等全球主要医美市场实现商业化销售, 并计划于今年在中国上市; Lanluma®V 型及 X 型于2022 年 12 月获批落地海南博鳌乐城; 2023 年 1 季度 MaiLi Extreme 和Ellansé®伊妍仕® M 型已分别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并已开始随访。 目前, 公司已拥有“微创+无创” 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36 款, 其中海内外已上市产品达 24 款, 在研全球创新产品 12 款, 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及身体填充、 埋线、 皮肤管理、 身体塑形、 脱毛、 私密修复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 已形成综合化产品集群, 产品数量和覆盖领域均居行业前列。 深度布局工业微生物市场。 2022 年公司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 已确立了创新药物(核酸&ADC 药物) 原料、 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 宠物动保和特色生物材料五大方向, 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5.1 亿元, 同比增长 22%。 2022 年 5 月, 控股子公司珲达生物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珲益生物; 珲益生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系列工业催化酶及相关生物催化下游产品, 已形成酶设计-进化-菌种构建-表达-催化应用研究的完整开发体系, 并在修饰核苷、 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形成有特色的下游产品管线。 2022 年 8 月, 公司完成了对华仁科技的并购, 落实了公司工业微生物创新药物原料方向在小核酸药物和 IVD化学原料领域的布局。 工程方面, 公司工业微生物完成了美华高科一期的技改工作, 启动了美琪健康一期工程、 九阳生物抗感染产品生产线和高活性原料药工场建设工作, 推进各领域产品管线落地。 公司工业微生物领域已开展立项研发项目累计超 130 项, 主要包括 xRNA 和 ADC 等创新原料 17 项(含子项目 71 项) , 医药原料药和中间体 30 项, 大健康和医美原料、 动物保健 、 生物材料及其他共 18 项。 公司目前已有研发人员 335 人, 硕博占比 23%。 医药商业积极保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2022 年, 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 255.53 亿元, 同比增长 10.55%, 累计实现净利润 3.97 亿元,同比增长 3.85%。 公司医药商业业务通过三方面举措保持稳健增长: 1)深耕传统业务, 稳固院内的同时积极布局院外; 2) 积极培育创新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3) 降本增效, 合规监管, 提升运营绩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9/37.44/44.41亿元,EPS分别为1.80/2.13/2.53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21/18倍。 考虑公司医药商业板块稳定发展, 医药工业全面企稳回升, 创新药领域将迎来多个重要里程碑, 深度布局工业微生物, 医美业务持续高速发展、 产品快速放量, 我们维持其“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 新药研发、 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降价风险。
展开>>
收起<<
《长城国瑞证券-华东医药-000963-业绩企稳回升,医药重回增长,医美依旧亮眼-23041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国瑞证券-华东医药-000963-业绩企稳回升,医药重回增长,医美依旧亮眼-23041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长城国瑞证券《业绩企稳回升,医药重回增长,医美依旧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77.15亿元, 同比增长9.12%; 归母净利润24.99亿元, 同比增长8.58%; 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 同比增长10.10%; 如扣除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5.98亿元, 同比增长13.24%。 事件点评: 公司整体业绩企稳, 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2022年,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 公司逐渐走出集采、 产品降价的“阴霾” , 恢复增长趋势,全年实现营收377.15亿元, 同比增长9.1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 同比增长10.10%。 分季度看, 2022年Q1-Q4营收分别为89.33/92.65/96.61/98.56亿元, 同比增速为0.4%/11.86%/10.43%/14.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6.36/6.41/5.18/亿元, 同比增速为-7.12%/17.39%/7.71%/27.45%。 分板块看, 医药商业、 医药工业、 医美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57.07/116.66/19.15亿元, 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8.16%/30.93%/5.08%; 其中医美业务占比由2021年的2.90%提升至2022年的5.08%。 不断丰富创新研发管线,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2年,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经营趋势持续稳定向好, 经营指标由期初下降转向恢复性增长,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 112.44亿元, 同比增长10.88%,实现扣非净利润20.93亿元, 同比增长4.71%, 净资产收益率(ROE)24.54%。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合作开发+外部引进等方式不断丰富创新研发管线, 2022年2月获得Kiniksa两款自身免疫领域的全球创新产品Arcalyst®及Mavrilimumab在中国、 韩国、 澳大利亚等2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 的独家许可; 9月获得Heidelberg Pharma两款在研产品HDP-101、 HDP-103在中国大陆、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 在内分泌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糖尿病1类创新药HDM1002(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 , 已成功完成中美双报。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研发, 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 2022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6.81亿元, 同比增长44.8%, 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96亿元, 同比增长24.2%, 产品引进及研发股权投入14.84亿元。 2023 年将迎来多个重要里程碑。 2023 年 3 月, 公司首个生物药利拉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获批上市, 为国产首家, 其减肥适应症也在正常评审中, 有望年内获批, 并成功实现双症的海外授权; 引进自Kiniksa 的 ARCALYST®为临床急需境外新药, 已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 将在今年递交 BLA 申请; 与 ImmunoGen 合作开发的治疗铂耐药卵巢癌的全球首创 ADC 药物 ELAHERE™, 成为 2022 年唯一获得 FDA批准的 ADC 药物, 公司计划于 2023 年下半年在国内提交 BLA; 与荃信生物合作开发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其Ⅲ 期临床试验达到研究主要终点, 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递交 BLA 申请; 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迈华替尼片目前已完成Ⅲ 期临床受试者整体入组,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获得Ⅲ 期研究 PFS事件数后开展上市申报工作。 目前, 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 52 款, 其中 5 款产品处于Ⅲ 期临床阶段, 3 款产品处于Ⅱ 期临床阶段, 覆盖肿瘤、 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等领域, 有效保障了持续有创新产品临床推进和上市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医美板块整体保持快速增长。 2022 年公司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15 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 , 国内外医美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 同比增长 91.11%。 海外方面, 全资子公司英国 Sinclair 达成历史最好经营业绩, 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3,457 万英镑(约 11.44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76.90%, 实现 EBITDA2304 万英镑, 同比增长 245.95%, 并自公司收购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经营性盈利; 其中, Ellansé®产品上市多年持续热销, MaiLi®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190%, Lanluma®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44%。 国内方面, 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 6.26 亿元, 核心产品 Ellansé®伊妍仕®凭借再生及抗衰技术与理念, 持续领跑国内医美再生填充领域高端市场。 公司继续加快开展核心医美产品的国内外注册及商业化工作, 从爱尔兰EMA Aesthetics 独家引入能量源设备——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 DermaFacial, 已于 2022 年 9 月陆续在欧美等全球主要医美市场实现商业化销售, 并计划于今年在中国上市; Lanluma®V 型及 X 型于2022 年 12 月获批落地海南博鳌乐城; 2023 年 1 季度 MaiLi Extreme 和Ellansé®伊妍仕® M 型已分别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并已开始随访。 目前, 公司已拥有“微创+无创” 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36 款, 其中海内外已上市产品达 24 款, 在研全球创新产品 12 款, 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及身体填充、 埋线、 皮肤管理、 身体塑形、 脱毛、 私密修复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 已形成综合化产品集群, 产品数量和覆盖领域均居行业前列。 深度布局工业微生物市场。 2022 年公司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 已确立了创新药物(核酸&ADC 药物) 原料、 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 宠物动保和特色生物材料五大方向, 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5.1 亿元, 同比增长 22%。 2022 年 5 月, 控股子公司珲达生物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珲益生物; 珲益生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系列工业催化酶及相关生物催化下游产品, 已形成酶设计-进化-菌种构建-表达-催化应用研究的完整开发体系, 并在修饰核苷、 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形成有特色的下游产品管线。 2022 年 8 月, 公司完成了对华仁科技的并购, 落实了公司工业微生物创新药物原料方向在小核酸药物和 IVD化学原料领域的布局。 工程方面, 公司工业微生物完成了美华高科一期的技改工作, 启动了美琪健康一期工程、 九阳生物抗感染产品生产线和高活性原料药工场建设工作, 推进各领域产品管线落地。 公司工业微生物领域已开展立项研发项目累计超 130 项, 主要包括 xRNA 和 ADC 等创新原料 17 项(含子项目 71 项) , 医药原料药和中间体 30 项, 大健康和医美原料、 动物保健 、 生物材料及其他共 18 项。 公司目前已有研发人员 335 人, 硕博占比 23%。 医药商业积极保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2022 年, 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 255.53 亿元, 同比增长 10.55%, 累计实现净利润 3.97 亿元,同比增长 3.85%。 公司医药商业业务通过三方面举措保持稳健增长: 1)深耕传统业务, 稳固院内的同时积极布局院外; 2) 积极培育创新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3) 降本增效, 合规监管, 提升运营绩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9/37.44/44.41亿元,EPS分别为1.80/2.13/2.53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21/18倍。 考虑公司医药商业板块稳定发展, 医药工业全面企稳回升, 创新药领域将迎来多个重要里程碑, 深度布局工业微生物, 医美业务持续高速发展、 产品快速放量, 我们维持其“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 新药研发、 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降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