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

上传日期:2023-04-17 16:08:39 / 研报作者:周君芝陈怡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pdf
大小:1.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230416(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地产大分化时代已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中国楼市经历了全国性深度调整,危机之下酝酿变局。评估当下不同能级、不同区块城市真实库存水平,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大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选取40+城市样本,用动态库销比评判不同能级城市真实库存,描绘当下中国地产库存现状,以此探讨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2022不同城市地产库存状况截然不同。   一线城市(包含新一线城市),多数重点城市库存去化周期接近甚至不足6个月,说明一线城市地产有效库存偏薄。普通二线城市2022年调整后的库存去化周期在12-18个月,整体住宅库存压力可控。强二线(如厦门、沈阳、温州)库存比在12个月左右,弱二线(如南宁、长春、福州)库销比超过18个月。三四级城市整体面临着更长的去化周期,多数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说明库存压力中短期难以缓释。   不同城市库存分化并非新鲜事,只是当下库存差距如此之大,令人深思。   地产库存大分化背后,真相是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及经济发展迎来大分化。   根据我们测算,当前地产库存去化压力较大地区,主要是排序靠后60%的城市地区。和库存压力较大城市截然相反,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城市,住房库存整体偏薄。   有意思的是,这些库存偏薄的沿海城市,已经不拘泥于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甚至归属为三四线的县级城市,当下同样面临较低的库存去化周期。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人口和资金涌向发达地区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地产大分化的本质是经济资源分配再集中,城市发展路径大分化。   中国城市化未来方向是都市圈、城市圈、城市群、中心城市扩容。这种人口迁移大趋势下,即便总人口增速放慢,核心城市依然享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   与人口同步流向的还有资金。以2022年为例,居民部门持有存款增速攀至近十年新高,拆分结构来看,巨量居民存款同样向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倾斜。   一个看似偶然的扰动是近年地产企业拿地和新开工走弱,发达地区城市库存压力加大。   疫情扰动之下,房企拿地投资意愿骤降,全国地产拿地和新开工节奏放缓。疫情过后,尘埃落地,高能级城市偏薄的地产库存压力开始显露。   必然规律遇上偶然的地产供给端扰动,十年罕见高库存加上十年罕见高存款。重点城市圈房价上涨潜能不言而喻。   地产大分化另一面是城市发展路径大变革,政策调控和资产定价无法绕开这一点。   地产大分化时代之下,本轮地产修复或将伴随着资产定价修复梯度(按节奏排序):(重点城市圈房价,股票资产)>地产竣工>地产开工>大宗商品。   地产调控政策面临更大挑战。面对较低库存,年内或许较难看到高能级城市有进一步刺激政策放开,而低能级城市则需要更有智慧的优化政策。   本轮地产周期大概率有别于以往。涉及60%左右销售面积的低能级城市,它们的地产库存去化周期仍远高于临界值。这意味着从销售企稳到新一轮地产投资启动,需要更长传导的传导时间。新开工和投资数据寡淡,或将继续压制相关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看好2023年两类资产表现。地产价格企稳对宏观交易定价意义非凡,地产企稳,资产负债表修复,经济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总之,当下我们看好国内两类资产表现,股票市场以及,重点城市圈住房消费。   风险提示:地产销售超预期,房企融资限制超预期松绑。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