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银行业周报:存款定价考核“奖惩结合”,中小行负债成本有望下降-230416

文本预览:
一、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合格审慎评估指标仍包括财务约束、定价能力、定价行为和定价影响等4个方面共14项指标,其中“定价行为”评判项中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引入“惩罚措施”有利于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主要考察: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评分标准: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加权平均利率降幅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每个期限扣5分。各期限加分累加计算,最多扣20分。且“上年度四个季度定价行为评估2次或2次以上不合格的,或定价行为评估平均分低于60分的”,本年度不可被选为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包括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金融产品发行方面或将受限。 此前利率机制对成员(划分为基础、核心、观察成员)主要采取一定正向激励措施,具体包括: 1、基础成员:1)参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LPR场外报价,根据报价质量,可被选为Shibor和LPR的正式报价行;2)参与发行包括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在内的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创新。 2、核心成员:1)享有自律机制基础成员的权利。2)参与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并行使审议表决权,以及组织和参与自律机制相关专门工作小组工作。3)按照人民银行及利率自律机制的安排,在参与Shibor和LPR报价、发行交易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时先行先试。(根据2022年10月末最新数据,核心成员为15家: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3、观察成员:根据利率自律管理需要,按照人民银行及利率自律机制的安排,参与发行同业存单等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 本次《合规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修订,有助于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降,缓解净息差压力,考虑到全国性大行+股份行已经基本执行调整机制,本次《办法》修订后,中小银行或更为受益。从2022年末已披露年报的国有大行+股份行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净息差均下降13bps,其中贷款端利率由于支持实体经济、LPR调降、同业竞争等因素分别下滑8bps、122bps,而存款端利率仍存在刚性,分别上升9bps、6bps。资负两端结合看,当前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引导负债成本下降势在必行。 2022年初以来,央行持续倡导“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改革”,2022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曾指出“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时,国有大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随后招行、中信、光大、平安等股份行随之宣布下调存款利率。4月以来,多家中小行(主要为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区)下调存款利率,如河南农信社自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恢复至1.9%、2.4%、2.85%,其他期限挂牌利率保持不变;广东南粤银行自4月4日起,个人存款利率中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 下调至0.3%,整存整取利率亦下调0.02pc至0.15pc不等(具体中小行利率调整情况详见正文表格)。 对于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存款成本相对较高的城农商行,或将充分受益于此次利率的修订,存款成本有望改善,比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厦门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存款成本均在2.3%以上),以及中西部地区银行。 但考虑到当前存款竞争激烈,且定期化趋势明显,尤其是现在对于城商行而言,在当前社保资金集中上收(有利于大行)、财政存款招投标化的趋势下,中小行存款量的吸收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价格上,全国性银行自从去年9月调整以来,存款成本仍在上升中,预计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客户粘性较高的银行,在存款吸收上仍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14万亿元,环比上周减少676.77亿元。 2)两融: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49%。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82.96亿,环比上周增加46.00亿。4月以来共计发行119.92亿,同比减少102.85亿。其中股票型25.82亿,同比增加16.24亿;混合型17.20亿,同比减少36.49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7078.7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5242.4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3.87万亿元,相比3月末减少1721.9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57%,环比上周增加6bps;4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56%,较3月减少9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11%,环比上周减少13bps,4月平均利率为2.17%,环比3月减少1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26%,环比上周减少13bps,4月平均利率为2.32%,环比3月减少26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83%,环比上周减少3bps。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841.79亿,环比上周减少518.2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1.49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银行业周报:存款定价考核“奖惩结合”,中小行负债成本有望下降-23041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业周报:存款定价考核“奖惩结合”,中小行负债成本有望下降-23041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银行业周报:存款定价考核“奖惩结合”,中小行负债成本有望下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合格审慎评估指标仍包括财务约束、定价能力、定价行为和定价影响等4个方面共14项指标,其中“定价行为”评判项中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引入“惩罚措施”有利于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主要考察: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评分标准: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加权平均利率降幅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每个期限扣5分。各期限加分累加计算,最多扣20分。且“上年度四个季度定价行为评估2次或2次以上不合格的,或定价行为评估平均分低于60分的”,本年度不可被选为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包括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金融产品发行方面或将受限。 此前利率机制对成员(划分为基础、核心、观察成员)主要采取一定正向激励措施,具体包括: 1、基础成员:1)参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LPR场外报价,根据报价质量,可被选为Shibor和LPR的正式报价行;2)参与发行包括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在内的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创新。 2、核心成员:1)享有自律机制基础成员的权利。2)参与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并行使审议表决权,以及组织和参与自律机制相关专门工作小组工作。3)按照人民银行及利率自律机制的安排,在参与Shibor和LPR报价、发行交易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时先行先试。(根据2022年10月末最新数据,核心成员为15家: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3、观察成员:根据利率自律管理需要,按照人民银行及利率自律机制的安排,参与发行同业存单等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 本次《合规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修订,有助于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降,缓解净息差压力,考虑到全国性大行+股份行已经基本执行调整机制,本次《办法》修订后,中小银行或更为受益。从2022年末已披露年报的国有大行+股份行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净息差均下降13bps,其中贷款端利率由于支持实体经济、LPR调降、同业竞争等因素分别下滑8bps、122bps,而存款端利率仍存在刚性,分别上升9bps、6bps。资负两端结合看,当前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引导负债成本下降势在必行。 2022年初以来,央行持续倡导“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改革”,2022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曾指出“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时,国有大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随后招行、中信、光大、平安等股份行随之宣布下调存款利率。4月以来,多家中小行(主要为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区)下调存款利率,如河南农信社自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恢复至1.9%、2.4%、2.85%,其他期限挂牌利率保持不变;广东南粤银行自4月4日起,个人存款利率中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 下调至0.3%,整存整取利率亦下调0.02pc至0.15pc不等(具体中小行利率调整情况详见正文表格)。 对于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存款成本相对较高的城农商行,或将充分受益于此次利率的修订,存款成本有望改善,比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厦门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存款成本均在2.3%以上),以及中西部地区银行。 但考虑到当前存款竞争激烈,且定期化趋势明显,尤其是现在对于城商行而言,在当前社保资金集中上收(有利于大行)、财政存款招投标化的趋势下,中小行存款量的吸收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价格上,全国性银行自从去年9月调整以来,存款成本仍在上升中,预计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客户粘性较高的银行,在存款吸收上仍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14万亿元,环比上周减少676.77亿元。 2)两融: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49%。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82.96亿,环比上周增加46.00亿。4月以来共计发行119.92亿,同比减少102.85亿。其中股票型25.82亿,同比增加16.24亿;混合型17.20亿,同比减少36.49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7078.7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5242.4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3.87万亿元,相比3月末减少1721.9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57%,环比上周增加6bps;4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56%,较3月减少9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11%,环比上周减少13bps,4月平均利率为2.17%,环比3月减少1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26%,环比上周减少13bps,4月平均利率为2.32%,环比3月减少26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83%,环比上周减少3bps。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841.79亿,环比上周减少518.2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1.49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