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利率专题:债市不言轻易下车-230416

文本预览:
2023年开年以来,持续多增的社融信贷一定程度超预期。展望未来,多增的社融能否持续,政策和债市还将如何演绎?本文聚焦于此。 一季度“开门红”的背后 2023年以来,在疫情防控优化、政策稳增长宽信用诉求之下,社融信贷实现“开门红”:(1)企业部门特别是中长贷是主要拉动项,这当中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重大项目的推动,但同时也存在以低价冲高量的结构性问题,市场担心其可持续性;(2)随着消费场景限制放开、地产政策效果显现,居民信贷呈现回升;(3)政府债靠前发力、非标同比改善也形成一定支撑;(4)在信贷“量升价低”的挤出效应、前期理财赎回潮演绎下,企业债净融资成为拖累项。 多增的社融,可持续吗? 首先,“基本匹配”原则之下,我们测算2023年政策合意的社融增速为10.4%。而截至Q1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已升至10.0%,对比来看,后续社融增速斜率增幅或有限;其次,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政策仍需有所作为,但节奏上看或更加平滑均匀;从历年节奏看,年内信贷投放也通常呈现前置的特征。 进一步结合当下来看,我们预计后续社融信贷仍有一定支撑,但考虑到诸多制约因素和结构性问题,后续恢复斜率或有所放缓:(1)政策引导下企业信贷预计仍平稳增长,但节奏将更均匀,以低价冲高量的现象将有所缓解,叠加实体融资需求的内生性修复仍有限,投放预估有所降温;(2)随着信贷挤出效应逐步减弱、理财赎回潮进一步退去,信用债供给预计将企稳回升,但净融资释放空间或也有限;(3)政府债仍是主要支撑,大概率继续前置发力,下半年支撑或有所减弱;(4)最大不确定性仍在于地产,居民部门贷款特别是中长贷走势仍待观察。 由此展望未来,宽信用的推进或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预计全年社融增速为10.5%,整体趋势呈震荡走平,其中,二、三季度高点或将出现于4月、7月分别达10.6%、10.3%,四季度在去年低基数影响下或呈平稳走高的形态。 债市不言轻易下车 展望后市,首要关注的还是货币政策。从前文分析来看,政策端仍需助力稳增长、宽信用,但发力节奏上会更为平稳,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故而短期内货币政策仍不具备收紧流动性的前提,但总体基调也不会过于宽松,而是精准滴灌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故而关于资金利率中枢,我们仍按政策利率判断。 这当中有几点关注:(1)下半年或仍存在一次降准,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另一方面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短期内MLF、LPR下调的概率均不高,当前主要矛盾在于贷款利率太低,以至于需要调低存款利率,从而释放银行净息差空间;(3)当前结构性工具规模或已超过央行的合意水平,故而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为有收有放,配合总量政策维持宽信用的平稳推进。 于债市而言:(1)DR007中枢按照2.0%判断,短端仍是较为确定的品种,但套利空间也较有限;(2)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形态判断仍在自然复苏阶段,宽信用推进节奏也将更趋平稳,短期内多空博弈下债市或维持震荡,区间仍按照2.8%-3.0%判断,当前在市场做多情绪之下暂不言轻易下车;(3)当前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空间或已不足,二永债或更具性价比,但其需求端也面临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冲突。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利率专题:债市不言轻易下车-230416(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利率专题:债市不言轻易下车-230416(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利率专题:债市不言轻易下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2023年开年以来,持续多增的社融信贷一定程度超预期。展望未来,多增的社融能否持续,政策和债市还将如何演绎?本文聚焦于此。 一季度“开门红”的背后 2023年以来,在疫情防控优化、政策稳增长宽信用诉求之下,社融信贷实现“开门红”:(1)企业部门特别是中长贷是主要拉动项,这当中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重大项目的推动,但同时也存在以低价冲高量的结构性问题,市场担心其可持续性;(2)随着消费场景限制放开、地产政策效果显现,居民信贷呈现回升;(3)政府债靠前发力、非标同比改善也形成一定支撑;(4)在信贷“量升价低”的挤出效应、前期理财赎回潮演绎下,企业债净融资成为拖累项。 多增的社融,可持续吗? 首先,“基本匹配”原则之下,我们测算2023年政策合意的社融增速为10.4%。而截至Q1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已升至10.0%,对比来看,后续社融增速斜率增幅或有限;其次,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政策仍需有所作为,但节奏上看或更加平滑均匀;从历年节奏看,年内信贷投放也通常呈现前置的特征。 进一步结合当下来看,我们预计后续社融信贷仍有一定支撑,但考虑到诸多制约因素和结构性问题,后续恢复斜率或有所放缓:(1)政策引导下企业信贷预计仍平稳增长,但节奏将更均匀,以低价冲高量的现象将有所缓解,叠加实体融资需求的内生性修复仍有限,投放预估有所降温;(2)随着信贷挤出效应逐步减弱、理财赎回潮进一步退去,信用债供给预计将企稳回升,但净融资释放空间或也有限;(3)政府债仍是主要支撑,大概率继续前置发力,下半年支撑或有所减弱;(4)最大不确定性仍在于地产,居民部门贷款特别是中长贷走势仍待观察。 由此展望未来,宽信用的推进或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预计全年社融增速为10.5%,整体趋势呈震荡走平,其中,二、三季度高点或将出现于4月、7月分别达10.6%、10.3%,四季度在去年低基数影响下或呈平稳走高的形态。 债市不言轻易下车 展望后市,首要关注的还是货币政策。从前文分析来看,政策端仍需助力稳增长、宽信用,但发力节奏上会更为平稳,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故而短期内货币政策仍不具备收紧流动性的前提,但总体基调也不会过于宽松,而是精准滴灌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故而关于资金利率中枢,我们仍按政策利率判断。 这当中有几点关注:(1)下半年或仍存在一次降准,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另一方面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短期内MLF、LPR下调的概率均不高,当前主要矛盾在于贷款利率太低,以至于需要调低存款利率,从而释放银行净息差空间;(3)当前结构性工具规模或已超过央行的合意水平,故而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为有收有放,配合总量政策维持宽信用的平稳推进。 于债市而言:(1)DR007中枢按照2.0%判断,短端仍是较为确定的品种,但套利空间也较有限;(2)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形态判断仍在自然复苏阶段,宽信用推进节奏也将更趋平稳,短期内多空博弈下债市或维持震荡,区间仍按照2.8%-3.0%判断,当前在市场做多情绪之下暂不言轻易下车;(3)当前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空间或已不足,二永债或更具性价比,但其需求端也面临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