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周报: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发布,碳酸锂报价突破20万-230416

文本预览:
光伏 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23年底发电装机达到27.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1.9%,由各省消纳权重目标计算得到风光新增装机约160GW。 按此测算,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按照非风光2023年底5.3亿千瓦装机(2022年底5.1亿千瓦,4%增速),对应2023年底风光装机规模需达到9.2亿千瓦,对应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162GW,与消纳目标相符,但考虑各省消纳目标实际完成值都将超过最低要求值,市场预期23年装机在200GW,其中光伏130GW、风电70GW。 在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简单测算,假设年新增电量为0.6万亿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年新增0.48万亿度,考虑增量主要由风光贡献且比例为2:3,则对应风、光年新增装机要求为87GW、222GW。 行业整体观点层面,全年来看,伴随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产业链价格将整体呈现波动下行态势,价格回落刺激需求释放将是全年主线,建议关注具备期货定价属性、受益价格下行的组件环节,以及重点关注异质结、钙钛矿、电镀铜等新技术的进展。 风电 G7承诺2030年海风装机容量提升至150GW,年均新增装机近16GW。根据财联社报道,G7联合公报强调加快淘汰未减排化石燃料,并最晚于2050年实现能源系统净零排放。G7各国也承诺到2030年海风装机容量增加至150GW,将光伏装机容量增加到1TW以上。根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2022年底,G7中主要海风装机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累计海风装机容量为22.5GW,意味着到2030年之前,G7海风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需要都达到15GW,而上述四国2022年新增海风装机规模仅为2GW,提升装机需求提升巨大。根据《GlobalWindReport2023》最新预测,23-24年全球新增海风装机将达到18GW,25年将提升至25.7GW,至2027年将达到35.5GW,海风装机需求超预期。 风电全年量增+盈利修复预期不断强化,建议重点关注零部件环节量利齐升机会,此外关注海风桩基、海缆等环节,另外关注轴承等存在国产替代和新技术渗透的环节(滚子轴承、滚子环节加速国产化,滑动轴承导入挂机测试)。 新能源车 碳酸锂报价跌破20万元/吨。据上海SMM报价,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突破20万元/吨的门槛,下跌幅度超出此前预期,并已跌破此前宁德“锂矿返利计划”的20万定价,市场之前会把20万作为本次锂价博弈的一个中枢。碳酸锂价格相比去年11月高点的60万元/吨已回落65%,对应磷酸铁锂正极成本下降约10万/吨,电芯成本下降约0.24元/wh。对于单车带电量75kwh的电动车而言,电池成本约下降1.8万元。锂价下行带动成本下降,车企降价空间打开。 特斯拉全球多地再掀降价潮。特斯拉将于4月15日调整中国香港地区Model3和ModelY的售价,调整幅度从8.71%到14.70%不等。特斯拉在香港地区此前从未有过降价,本次为首次价格调整。此外,特斯拉新加坡的Model3和ModelY车型的价格下调了4.3%至5%。特斯拉在欧洲的Model3和ModelX全系车型价格调降10000欧元。在新加坡,特斯拉将Model3和ModelY汽车的价格下调了4.3%至5%。在以色列,特斯拉基础后轮驱动Model3的价格下调了25%。 关注下周上海车展新车型新技术催化。2023年上海车展将于4月18-27日举行,期间将会亮相发布各品牌多款新车及新技术,比如宁德将推出凝聚态电池。 建议关注(1)特斯拉产业链;(2)具有成本优势有望率先盈利见底的中游环节标的,结构件、电解液、负极等。 风险提示: 各国政策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产业链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周报: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发布,碳酸锂报价突破20万-230416(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周报: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发布,碳酸锂报价突破20万-230416(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周报: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发布,碳酸锂报价突破20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光伏 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23年底发电装机达到27.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1.9%,由各省消纳权重目标计算得到风光新增装机约160GW。 按此测算,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按照非风光2023年底5.3亿千瓦装机(2022年底5.1亿千瓦,4%增速),对应2023年底风光装机规模需达到9.2亿千瓦,对应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162GW,与消纳目标相符,但考虑各省消纳目标实际完成值都将超过最低要求值,市场预期23年装机在200GW,其中光伏130GW、风电70GW。 在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简单测算,假设年新增电量为0.6万亿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年新增0.48万亿度,考虑增量主要由风光贡献且比例为2:3,则对应风、光年新增装机要求为87GW、222GW。 行业整体观点层面,全年来看,伴随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产业链价格将整体呈现波动下行态势,价格回落刺激需求释放将是全年主线,建议关注具备期货定价属性、受益价格下行的组件环节,以及重点关注异质结、钙钛矿、电镀铜等新技术的进展。 风电 G7承诺2030年海风装机容量提升至150GW,年均新增装机近16GW。根据财联社报道,G7联合公报强调加快淘汰未减排化石燃料,并最晚于2050年实现能源系统净零排放。G7各国也承诺到2030年海风装机容量增加至150GW,将光伏装机容量增加到1TW以上。根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2022年底,G7中主要海风装机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累计海风装机容量为22.5GW,意味着到2030年之前,G7海风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需要都达到15GW,而上述四国2022年新增海风装机规模仅为2GW,提升装机需求提升巨大。根据《GlobalWindReport2023》最新预测,23-24年全球新增海风装机将达到18GW,25年将提升至25.7GW,至2027年将达到35.5GW,海风装机需求超预期。 风电全年量增+盈利修复预期不断强化,建议重点关注零部件环节量利齐升机会,此外关注海风桩基、海缆等环节,另外关注轴承等存在国产替代和新技术渗透的环节(滚子轴承、滚子环节加速国产化,滑动轴承导入挂机测试)。 新能源车 碳酸锂报价跌破20万元/吨。据上海SMM报价,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突破20万元/吨的门槛,下跌幅度超出此前预期,并已跌破此前宁德“锂矿返利计划”的20万定价,市场之前会把20万作为本次锂价博弈的一个中枢。碳酸锂价格相比去年11月高点的60万元/吨已回落65%,对应磷酸铁锂正极成本下降约10万/吨,电芯成本下降约0.24元/wh。对于单车带电量75kwh的电动车而言,电池成本约下降1.8万元。锂价下行带动成本下降,车企降价空间打开。 特斯拉全球多地再掀降价潮。特斯拉将于4月15日调整中国香港地区Model3和ModelY的售价,调整幅度从8.71%到14.70%不等。特斯拉在香港地区此前从未有过降价,本次为首次价格调整。此外,特斯拉新加坡的Model3和ModelY车型的价格下调了4.3%至5%。特斯拉在欧洲的Model3和ModelX全系车型价格调降10000欧元。在新加坡,特斯拉将Model3和ModelY汽车的价格下调了4.3%至5%。在以色列,特斯拉基础后轮驱动Model3的价格下调了25%。 关注下周上海车展新车型新技术催化。2023年上海车展将于4月18-27日举行,期间将会亮相发布各品牌多款新车及新技术,比如宁德将推出凝聚态电池。 建议关注(1)特斯拉产业链;(2)具有成本优势有望率先盈利见底的中游环节标的,结构件、电解液、负极等。 风险提示: 各国政策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产业链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