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艾德生物-300685-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持续高增长-230416

文本预览:
艾德生物(300685)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8.42亿元(-8%);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万元(-27%)。2022年Q4公司实现收入2.43亿元(-10%),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6亿元(-33.3%)。 经营分析 经营指标健康,研发坚持高投入。公司2022年毛利率实现82.45%(-2pct);净利率实现31.38%(+5pct)。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率为20.72%(+4pct),现拥有24项目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伴随诊断产品在日本获批并纳入医保。此外公司持续优化财务费用,经营指标健康。 国内市场药企合作助力产品放量。2022公司在国内营收6.96亿元,占比83%。各癌种战略产品如PCR多基因产品、NGS10基因、BRCA1/2的医院准入工作持续推进。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公司与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多家知名药企合作,推动伴随诊断产品持续放量。检测服务方面,随北京、上海等地的LDT试点政策出台,公司有望凭借丰富的LDT产品线储备,实现LDT向IVD产品转化。 海外市场营收增速亮眼,药厂协同推动商业化进程。2022年公司在海外业务营收1.45亿元(+38%),占比17%(+5pct)。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现有东亚和欧盟市场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向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市场拓展,目前经销团队已覆盖全球超60个国家及地区。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合作,协同推动产品全球商业化进程。此外公司PCR-11基因产品中七个靶点已在日本获批伴随诊断,欧盟及海外其他地区的注册报批也在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SDC2产品权益等对业绩的影响,我们下调23-24年利润7%、9%,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3.09、3.87亿元,分别增长-7%、26%、25%,EPS分别为0.62、0.78、0.97元,现价对应PE为48、38、3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艾德生物-300685-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持续高增长-23041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艾德生物-300685-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持续高增长-23041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持续高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艾德生物(300685)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8.42亿元(-8%);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万元(-27%)。2022年Q4公司实现收入2.43亿元(-10%),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6亿元(-33.3%)。 经营分析 经营指标健康,研发坚持高投入。公司2022年毛利率实现82.45%(-2pct);净利率实现31.38%(+5pct)。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率为20.72%(+4pct),现拥有24项目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伴随诊断产品在日本获批并纳入医保。此外公司持续优化财务费用,经营指标健康。 国内市场药企合作助力产品放量。2022公司在国内营收6.96亿元,占比83%。各癌种战略产品如PCR多基因产品、NGS10基因、BRCA1/2的医院准入工作持续推进。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公司与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多家知名药企合作,推动伴随诊断产品持续放量。检测服务方面,随北京、上海等地的LDT试点政策出台,公司有望凭借丰富的LDT产品线储备,实现LDT向IVD产品转化。 海外市场营收增速亮眼,药厂协同推动商业化进程。2022年公司在海外业务营收1.45亿元(+38%),占比17%(+5pct)。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现有东亚和欧盟市场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向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市场拓展,目前经销团队已覆盖全球超60个国家及地区。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合作,协同推动产品全球商业化进程。此外公司PCR-11基因产品中七个靶点已在日本获批伴随诊断,欧盟及海外其他地区的注册报批也在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SDC2产品权益等对业绩的影响,我们下调23-24年利润7%、9%,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3.09、3.87亿元,分别增长-7%、26%、25%,EPS分别为0.62、0.78、0.97元,现价对应PE为48、38、3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