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国际经纪-中国石化-600028-业绩弹性+央企估值修复,中石化迎良机-230411

文本预览:
中国石化(600028) 投资要点 中国石化:全球炼化龙头,一体化优势有效抵御油价波动风险。 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业务板块包括勘探与开发、炼油、化工、营销与分销。公司勘探开发板块毛利率跟随油价正向波动,炼油、化工板块毛利率跟随油价负向波动,营销及分销板块毛利率稳定在 6-7%左右, 一体化特征可较好抵御油价波动风险,在油价高度波动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 国家政策推动增储上产+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勘探业务稳健发展。 政策层面: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发生调整,注重油气资源的开发。我们预计 2023 年油价仍然高位运行: 1)供给端: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增幅有限,油价上行并未提高全球资本开支积极性。俄罗斯出口量增加,但产能已进入下降期; OPEC+部分国家产量达到极限;美国原油逐步恢复增产,但是产量增幅有限,年均增产不及疫情前水平。 2)需求端: 全球原油需求尚未达峰,仍保持增长态势。政策推动以及原油价格高位情况下,公司加大上游勘探板块的资本开支,油气操作成本的管理卓有成效,勘探业务走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趋严+成品油需求回暖&海外价差扩大, 炼化板块业绩有望改善。 政策层面: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持续推动炼油企业“降油增化”,新增炼化项目成品油收率较低,产品油供给侧发展受限,后续大幅新增炼化产能有限。在此情况下,公司有多个重点炼化项目正在投建,炼化板块未来可期。 成品油方面: 1)国内: 汽、柴油与原油价差达到阶段性高点,同时国内成品油分项需求回暖。 2)海外: 成品油价差扩大,且成品油出口配额增加。公司炼化板块国内外业务利润有望抬升。 乙烯方面: 国内乙烯进口依赖度高。中石化作为全国第一的乙烯生产企业,长期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国内率先完成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工业试验,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此外, 炼化企业持续推进下游新材料产能配套布局, 带动乙烯需求提升。 央企改革持续推进,公司估值水平有望重估。 2023 年 3 月 3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石化化工板块的央企具备数量少、体量大的特点。公司业绩表现优异,主业聚集度高,且注重对股东的回报,股息率高于其他两桶油。公司 PB 值远低于其他市值排名靠前的石化化工企业,有望在政策推动下,估值回归理性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2.08、 765.95 和 796.3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83%、 19.26%、 3.98%,EPS(摊薄)分别为 0.54、 0.64 和 0.66 元/股, 2023 年 3 月 17 日收盘价对应的 A 股 PE 分别为 10.61、 8.89 和 8.55 倍, A 股 PB 分别为 0.85、对应的 A 股 PE 分别为 10.61、 8.89 和 8.55 倍, A 股 PB 分别为 0.85、0.82 和 0.79 倍。考虑原油价格持续高位保障上游业绩,疫后经济复苏带动成品油需求反弹, 2023-2024 年公司业绩增长提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 国内经济复苏进程超预期;央企估值利好政策出台;油价持续高位运行;成品油出口配额增加;成品油消费税监管加强。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成品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中国石化-600028-业绩弹性+央企估值修复,中石化迎良机-230411(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国际经纪-中国石化-600028-业绩弹性+央企估值修复,中石化迎良机-230411(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际经纪《业绩弹性+央企估值修复,中石化迎良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国石化(600028) 投资要点 中国石化:全球炼化龙头,一体化优势有效抵御油价波动风险。 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业务板块包括勘探与开发、炼油、化工、营销与分销。公司勘探开发板块毛利率跟随油价正向波动,炼油、化工板块毛利率跟随油价负向波动,营销及分销板块毛利率稳定在 6-7%左右, 一体化特征可较好抵御油价波动风险,在油价高度波动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 国家政策推动增储上产+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勘探业务稳健发展。 政策层面: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发生调整,注重油气资源的开发。我们预计 2023 年油价仍然高位运行: 1)供给端: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增幅有限,油价上行并未提高全球资本开支积极性。俄罗斯出口量增加,但产能已进入下降期; OPEC+部分国家产量达到极限;美国原油逐步恢复增产,但是产量增幅有限,年均增产不及疫情前水平。 2)需求端: 全球原油需求尚未达峰,仍保持增长态势。政策推动以及原油价格高位情况下,公司加大上游勘探板块的资本开支,油气操作成本的管理卓有成效,勘探业务走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趋严+成品油需求回暖&海外价差扩大, 炼化板块业绩有望改善。 政策层面: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持续推动炼油企业“降油增化”,新增炼化项目成品油收率较低,产品油供给侧发展受限,后续大幅新增炼化产能有限。在此情况下,公司有多个重点炼化项目正在投建,炼化板块未来可期。 成品油方面: 1)国内: 汽、柴油与原油价差达到阶段性高点,同时国内成品油分项需求回暖。 2)海外: 成品油价差扩大,且成品油出口配额增加。公司炼化板块国内外业务利润有望抬升。 乙烯方面: 国内乙烯进口依赖度高。中石化作为全国第一的乙烯生产企业,长期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国内率先完成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工业试验,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此外, 炼化企业持续推进下游新材料产能配套布局, 带动乙烯需求提升。 央企改革持续推进,公司估值水平有望重估。 2023 年 3 月 3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石化化工板块的央企具备数量少、体量大的特点。公司业绩表现优异,主业聚集度高,且注重对股东的回报,股息率高于其他两桶油。公司 PB 值远低于其他市值排名靠前的石化化工企业,有望在政策推动下,估值回归理性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2.08、 765.95 和 796.3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83%、 19.26%、 3.98%,EPS(摊薄)分别为 0.54、 0.64 和 0.66 元/股, 2023 年 3 月 17 日收盘价对应的 A 股 PE 分别为 10.61、 8.89 和 8.55 倍, A 股 PB 分别为 0.85、对应的 A 股 PE 分别为 10.61、 8.89 和 8.55 倍, A 股 PB 分别为 0.85、0.82 和 0.79 倍。考虑原油价格持续高位保障上游业绩,疫后经济复苏带动成品油需求反弹, 2023-2024 年公司业绩增长提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 国内经济复苏进程超预期;央企估值利好政策出台;油价持续高位运行;成品油出口配额增加;成品油消费税监管加强。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成品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